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慢工出版紀實漫畫,黃珮珊:小眾價值,就是精緻到極致
過去我們看到西方觀點下的亞洲,慢工透過出版原創紀實漫畫,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前線Z.A.》記錄台灣的社會運動;《青空下的學堂》是印尼教育工作者與孩童生命故事分享。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海邊的創作空間Laboratory實驗平台:拜訪陶器、油畫、漂流木,聆聽島嶼的訊息
大自然的存在像是一種古老語言,而我剛剛好會畫畫捏陶,也願意聆聽訊息,於是可以作為媒介,幫忙傳遞訊息。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今天不談民歌,心理諮商師陶曉清找回自己失落的一角
從46歲到64歲,陶曉清用18年取得一紙心理諮商證書。從找回悲傷的勇氣開始,學習理解生命中重要的人,理解,而非評價或判斷,也不企圖改變,這讓她的生命更完整。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離開太陽馬戲團的原因,陳星合:成人版或兒童版,你想聽哪個?
「學新東西,一開始一定會吃大便的啊!所以不要花時間責備自己。如果你願意接受失敗的過程,就有機會進步。」這是陳星合從雜耍裡學到的事,也是他真正想分享的事。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入圍又挑戰主持!「俗女」謝盈萱:我喜歡女孩子多一點企圖心
謝盈萱有一件想挑戰的事:跳舞。「我就不懂嘛,許多舞團找演員跨界合作」,她以一種咬牙切齒的氣音不解地說:「怎麼都沒人找我!」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當兩廳院志工遇上書店店長:期待有一天,邀許芳宜來段「書店的跳舞時光」
去年底,陳綺貞到屏東小陽日栽書店開演唱會。如果「咖啡館的跳舞時光」是一個開始,期待未來會出現「書店的跳舞時光」。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