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框架與框架間冒險,劉育瑄: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曾經害怕
12歲到陌生城市讀書,18歲拿全額獎學金出國,很早就獨立的劉育瑄,2020年出版《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本書定位為台灣第一本新二代自身書寫,其實在族群標籤下,她想談的是階級與性別...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綠建築、演奏廳,與西螺人共好共榮的延平慈愛中醫診所
拿台北市青田街的房子,換雲林西螺的綠建築,陳慧如與游熙明創辦饗響文教協會,希望小鎮與城市互相交流,鄉鎮也可以有更多元的生活樣貌...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張曼娟:牽著媽媽去上學的每一天,我都很感激,因為不知能送到哪一天……
我牽著母親的手,推開了攝影社的玻璃門。還沒開口說話,正在吃泡麵的老闆娘抬起頭望向我們,而後說:「拍身心障礙手冊的相片嗎?」她的口吻聽起來很尋常,我的心臟卻被重擊了一下。原來,母親看起來已經如此明顯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從喝杯咖啡開始,陪照顧家庭走一段路:有本生活坊
如果你家樓下有間這樣的咖啡館:除了咖啡輕食,也提供家事清潔、居家服務,還能點杯心事特調, 和店員聊聊長照;需要資源時,這裡可以把需要的資源一次找齊...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投入青春,養一種生活環境:無包裝商店的理念連鎖
張又藺說,做無包裝商店是在養一種生活環境,不是、也很難拿來賺錢。她用家中一處小小的牆面,實驗無包裝商店的可能,雖然小,卻以理念連鎖方式,陸續有了4個據點...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留「美」辦小地藝術日,不務正業「果然紅」
日本有大地藝術祭,台灣有小地藝術日!一對不務正業的農夫農婦,號召藝術家留「美」--留在美濃,玩農村裝置藝術、野地音樂會、農藝市集、文創基地...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