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聽見情緒語言背後,那份需要的吶喊
每個人都有情緒和需要,卻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可以如何好好地表達。慣性使然,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只看見情緒的波動,卻忘了關注自己和他人感受與需要。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劉昭儀:《談情不說愛》,異次元的青春紀事
《談情不說愛》記錄了兩位視障少女墜入情網的故事。不同於其他電影所呈顯眼盲世界的灰暗失志、不幸坎坷,這部片簡直是明亮光彩、閃閃動人…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茶香裡的四季:不管哪個季節,通通都是好時節
我用不同種類的茶,帶領學員走入屬於她們的四季,冬季是「鐵觀音」,春天「翠玉烏龍」,夏季「東方美人」,秋天「白柚」...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陶曉清的更快樂實驗:回溯生命的河流,先看見傷,才可能放下它
除了民歌之母,陶曉清的另一個身分,是心理諮商師。透過她的引導,學員們畫下自己的「生命線」,進行一趟時光旅行,回溯歲月刻下的傷痕,並試著為受綑綁的部分找出解方。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今天不談民歌,心理諮商師陶曉清找回自己失落的一角
從46歲到64歲,陶曉清用18年取得一紙心理諮商證書。從找回悲傷的勇氣開始,學習理解生命中重要的人,理解,而非評價或判斷,也不企圖改變,這讓她的生命更完整。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寶寶舞力全開,媽媽接招!國際愛跳舞即興節:失控也是一種樂趣
毫無舞蹈訓練的寶寶,與自己的舞者媽媽在台上即興跳支舞!其實媽媽與寶寶的日常,就像一支即興雙人舞:不想著控制,就不會抓狂。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