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找到咖啡的反覆辯證:既要保留舊又要能挑戰新
這間建於昭和16年的日式古樸小屋─找到咖啡泰順店,在老房子裡放入很多西方的比例和建築手法,讓新和舊與周圍環境相互融合,人們在繁忙的城市裡可以轉個彎靜下心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從樂生療養院看見中國麻風村,張平宜為麻風病人後代爭取受教權
曾經是衝鋒陷陣的報社記者,也可以當個「醫生娘」在家相夫教子,張平宜卻為中年的人生選了一條不好走的路--深入四川偏鄉 從事麻風村扶貧希望工程。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慢工出版紀實漫畫,黃珮珊:小眾價值,就是精緻到極致
過去我們看到西方觀點下的亞洲,慢工透過出版原創紀實漫畫,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前線Z.A.》記錄台灣的社會運動;《青空下的學堂》是印尼教育工作者與孩童生命故事分享。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雙性戀媽媽 vs 異性戀爸爸,怎麼教小孩?開一間「孩好書屋」
這裡是花蓮第一間以性別友善為主題的獨立書店。與同性異性都交往過的江珮瑾,說自己不過是相對「幸運」,遇見了理念相同,可以共組家庭的異性,因而迴避了來自社會上的歧視壓力。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宅女小紅與林念慈 私密話題大聲說
誰說女人只愛講悄悄話,有些私密話題就是要大聲說。人氣部落格作家宅女小紅寫胯下題材,令人拍案叫絕;關懷弱勢女性的林念慈,用社會企業模式來產製推廣布衛生棉。這場密會從「她」 (月經)談起,女性羞於啟齒的私密事,這一晚毫無禁忌,大方說出來。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台灣有的就不用進口貨」,簡天才師傅用法式料理讓世界看見台灣小農食材
簡師傅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希望可以藉由我的料理讓更多人認識台灣小農食材,只有越來越多人願意使用友善環境的食材,市場才有可能擴大,台灣的環境才有可能越變越好!」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