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當「女人要愛自己」成為另類魔咒

觀點專欄 當「女人要愛自己」成為另類魔咒

我對「愛自己」這件事必須要被提醒,一直感覺颼涼,到底當事者有多不愛自己才需要如此如揮馬鞭般的鞭策?這類性別大於身為一個人本身的思考,從20世紀到21世紀不斷衍生,簡直像伊藤潤二的「富江」一直引起人想將其「打掉重練」的慾望,以及反覆招來「更不愛自己」的可能性。READ>

觀點專欄我不當好女人了

觀點專欄 我不當好女人了

諮商心理師許皓宜與賴芳玉聊起好女人的事,她說:「我媽媽就是好女人,她對我非常好,但好到讓我想逃,所以我一點都不想當好女人。」有著好女人的媽媽,怎還會讓皓宜走上諮商心理學的路來自我療傷?READ>

觀點專欄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觀點專欄 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孤獨的美食家》在台灣出版時,作者久住昌之先生曾經表示覺得這個譯名有「違和感」,然而電視版取名為「美食不孤單」,久住先生卻覺得對了,人家問他為什麼,他的回答是:「只要有美食為伴就不孤獨。」READ>

觀點專欄致婚姻反對論者

觀點專欄 致婚姻反對論者

近年,知名作詞家許常德提出反對婚姻的觀點,由於他的公眾人物身分,讓這個觀點首度高調地進入公共論述。 為了確認常德的觀點,我再度詢問:「你倡議離婚,是因為反對婚姻制度嗎?」READ>

觀點專欄修復:比禱告、集氣更重要的事

觀點專欄 修復:比禱告、集氣更重要的事

「他們需要的不是偶爾有幾個外國律師過來幫幾個幸運兒禱告、然後神奇的釋放,而是司法結構的改善。」烏干達需要修復的,不只是監獄體系,也不只戰後的百孔千瘡,還有國族的自信心。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