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章魚法官心內話,張瑜鳳的法律家庭劇
張瑜鳳是台北地方法院行政庭法官。擔任律師的先生說她是非典型法官、另類作家;她也是一對高中兒女眼中有愛有夢又愛哭的老媽。沒時間的張瑜鳳,竟也在報紙副刊寫了三年專欄,集結成《章魚法官來說法》。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探索自我,創作生活:徐玫怡的療癒系雜画店
創作的質,工作的量,收入的多寡,這個取捨的大哉問,徐玫怡說:「講到最後就是自我追求-到底我要變成什麼樣的人?」她持續體驗生命的拉扯,創作屬於自己的生活哲學。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從教育拿回飲食選擇權:酸女孩的四季料理教室
台灣飲食到底怎麼了?照理蔬果有它順應生長的季節,但現代人失去分辨當季食材的基本能力。「我知道許多媽媽其實連去菜市場、進廚房都備感壓力,所以我們要走進實體場域,陪伴媽媽們捍衛下一代的食品安全。」Jean說接下來酸女孩要做台灣第一家四季料理教室...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在框架與框架間冒險,劉育瑄: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曾經害怕
12歲到陌生城市讀書,18歲拿全額獎學金出國,很早就獨立的劉育瑄,2020年出版《身為在台灣的新二代,我很害怕》。本書定位為台灣第一本新二代自身書寫,其實在族群標籤下,她想談的是階級與性別...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勇敢探索的李取中
「把愛傳出去」想要帶來什麼改變?增加販售員收入、雜誌銷售不再受限時間與地點、透過購買完成社會參與……,還有一個台灣《大誌》創辦人李取中一直在探索的目標:創造紙本雜誌更多可能性。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意識四季,意思煮食」酸女孩的食育創業路
「酸女孩」的概念來自原住民家族中的大女孩,姐姐角色扮演照顧家中弟妹的飲食生活。「酸女孩」以台灣在地、文化元素結合紙本的手感溫度,專注內容訂閱的商業模式站穩腳步後,推出台灣第一支發酵鳳梨辣椒醬,挑戰食品安全議題,為台灣這片土地的飲食自覺發聲。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