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聽說,現在的妳很美麗

觀點專欄 聽說,現在的妳很美麗

我打電話給「肉彈甜心」二人組的艾咪,誰是肉彈甜心?她們自我介紹詞是這樣的,「這是由兩個胖女子組成的團體,用我們的身體將美麗的框架擠歪。在肉彈的世界裡,人人都是甜心。」READ>

看見女力真食開餐廳 無添加也能這麼美味

看見女力 真食開餐廳 無添加也能這麼美味

廖千慧是為了罹患白血病的女兒而辭去麥當勞副總秘書一職的媽媽。她埋頭鑽研食譜,以美味、安全、健康為目標烹煮食物,無怨無悔「愛的勞動」讓女兒恢復健康,也啟發她以無添加物醬料為基底,研發各種美味食譜。READ>

觀點專欄Lesson11:瀨戶內海的庭園

觀點專欄 Lesson11:瀨戶內海的庭園

栗林公園正是中日文化交流衝擊下,所綜合孕育而出的審美式樣,歷經歲月,如今依然贏得詠嘆。一切的人為制度終會隨時空消逝湮沒,文化的格局與高度卻能超越其上,延續相承,帶給人類文明的原生力。READ>

看見女力頑童校長:垃圾都是可造之材

看見女力 頑童校長:垃圾都是可造之材

蘇偉馨是典型的亞斯伯格,成長過程經歷和別人格格不入的困惑。她從動手做中學到重要態度:把偏見拿掉。「不會做事,不會懂事。永遠要質疑你認為的『應該』,打破固定的思考,才會有創意。」READ>

觀點專欄當「女人要愛自己」成為另類魔咒

觀點專欄 當「女人要愛自己」成為另類魔咒

我對「愛自己」這件事必須要被提醒,一直感覺颼涼,到底當事者有多不愛自己才需要如此如揮馬鞭般的鞭策?這類性別大於身為一個人本身的思考,從20世紀到21世紀不斷衍生,簡直像伊藤潤二的「富江」一直引起人想將其「打掉重練」的慾望,以及反覆招來「更不愛自己」的可能性。READ>

觀點專欄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觀點專欄 一個人吃飯並不孤單

《孤獨的美食家》在台灣出版時,作者久住昌之先生曾經表示覺得這個譯名有「違和感」,然而電視版取名為「美食不孤單」,久住先生卻覺得對了,人家問他為什麼,他的回答是:「只要有美食為伴就不孤獨。」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