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李維菁 純真與世故都是我
艾莉絲.孟若(Alice Munro)有次在訪談中說起自己的寫作起源,是她在11歲那年看了《小美人魚》被嚇哭,自此希望能夠以小說創造一個世界,讓當中的女性可以因自己原本的樣子被愛。說不定我最終想說的、想要的,也只是如此而已。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賴嬌燕 農村裡的文藝復興
賴嬌燕希望透過自己從農的生命經驗,證明拿鋤頭不但能養活自己,還能造福地球與社會。許多人心中都有農夫夢,但她說:「農業不是做夢的地方,而是把理想化為行動的行業!耕作過程裡,氣候因素及各種意想不到的挑戰,時時刻刻考驗著人的意志力,因此,收穫時的心滿意足才會無與倫比,是金錢無法衡量的踏實感。」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田野無盡藏(系列之40)
中年落腳小村,人生地不熟,常獨自於晨昏家事之餘四處漫步、認識環境,四周盡是農作與花草樹木,得了地利之便,正好一一重新追查生活果菜的身世,無意間竟也同時啟發了欣賞植物世界的興趣。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以莉.高露 被土地呼喚的歌聲
曾獲得金曲獎的原住民歌手以莉.高露,2011年與歌手先生陳冠宇決定搬到南澳落腳,投入自然農法有機稻米種植,開始一邊寫歌、一邊耕作的半農、半音樂人生活。腳踩實地,彎腰耕作的日子,她找到更多創作的靈感,唱出更貼近土地的歌聲。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彎腰討生活(系列之36)
相信注視那底層勞苦,當能引人一瞥自己內在許多習以為常的傲慢,並重新想想工作與賺錢的真諦,也景仰那久違的、在天地間憑雙手彎腰討生活的一份謙卑自在吧!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生命還原工程(系列之35)
原來生活連結土地,起居順服自然,「生命還原工程」便會在默默中啟動。人一回歸簡單狀態,所有自我膨脹會開始「消風」,便發現生存所需其實只有一點點,且很容易就到滿足界線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