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徐譽庭 轉化寂寞造就超級編劇
「20歲,還可以用年輕當藉口;30歲,懂一些事,開始忐忑,要為自己的人生找定位。」已經走過30歲焦慮的徐譽庭,2011年創作了《我可能不會愛你》奪下7座金鐘獎,大仁哥與程又青的愛情故事固然令人心動,但女主角面對30歲「初老」的心情,更讓人心有戚戚。徐譽庭說:「我知道30歲的惶恐,想以過來人心情給走在後面的人一些建議。」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廢旗成正品 百變旗幟做環保
台灣的街道,選舉、辦活動、藝文表演……,一年到頭,大街小巷都能見到旗海飛揚的景象。五顏六色的旗幟隨風展姿,完成宣傳使命,也變為成堆的垃圾。賴懿容看見它拼貼起來就代表了台灣文化的縮影,開始以展覽和商品設計,讓這些廢旗再生。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風土痣 以播種的方式辦刊
以「醃漬」為主題的試刊號中,她們在「編者的話」寫道:「《風土痣》期許生活中再多一點觀察,隨著四季晴雨觀察農漁業延伸出的食物、人物、職業、民藝等在地生產文化,再多一點關心環繞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人事物,這是發此報刊的期許與期待。」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繭裹子 用愛地球的心推動公平貿易
「愛護環境、幫助農民與貧窮國家」正是公平貿易的價值,也是台灣唯一獲得世界公平貿易組織WFTO(World Fair Trade Organization)會員認證的「繭裹子」三年多來持續推動的目標。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因為愛家,所以愛地球
核電無法獨立於環保之外,它就是環保的一部分,大建設伴隨大破壞的一部分。當地球環境與資源被地球人榨乾抹淨,每一個人都必須為地球盡一點力,讓地球休養生息,「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發起人陳藹玲在「地球日」這一天喊話。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