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清冰箱食堂,把厝邊連結成社區 -- 陳德君的萬華社區小學
萬華社區小學每兩週一次的「小學冰箱菜」,一群同樣投入萬華的社區夥伴,一人一菜共進晚餐,彼此關心活動的籌備進度、分享地方情報、沒有壓力的七嘴八舌,或許資源就這樣出現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因《曼菲》而交會,李烈、何曉玫、鄭宜農:每個當下對自己誠實,曾經的眼淚都是禮物
李烈說,要把逆境當成最好的老師;何曉玫走出社會包袱,傾聽自己的聲音;鄭宜農堅持創作中對自己誠實。蔡燦得說,「找自己」的過程或許會有疑惑,看了電影就會找到答案。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田中央的選品店NORIMORI,80年老宅,與颱風共生的怡然自得
我手持從店裡老式冰箱端出的日本富士山可樂,耳邊響起日式鄉間小調的音樂淡淡悠揚,約莫10坪大的小店,從屋內向外望,整面田園和綠景,少了商業氣息卻多了鄉愁情感籠罩整座木房。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鄭宜農:把真的自己掏出來,這一點都不簡單
如果音樂是一種陪伴和抒發,我們都在其中投射了那個無法與世界分享的部分吧。音樂裡有相信,相信裡有愛,愛裡有什麼?我們可以一起尋找答案。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跳著跳著,聽見親愛的自己:我不是完美芭比,我是,何曉玫
有一陣子我一直不懂,為什麼我的舞作中,像芭比的獨白,有那麼多的被監視,被操控,要讓女生站在一盞燈下。現在回想,我明白了……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在屏東Eske Place Coffee,看到當初選在華山開店的自己。
我在乏人問津的巷弄間,看見「小」的目的正是為了用極純粹思想和世界對話。他們在分享一種體驗,一種快樂,一種店雖小卻直往大世界的開闊理想。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