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專欄當歸湯

觀點專欄 當歸湯

我只能為你煮一鍋湯,一遍遍攪動湯鍋。水沸滾著,藥材的香氣飄溢出來,我一口一口吹涼。袪散焦慮,撫平哀傷,弭去不平,停止顫慄,化解痛苦,除去憤怒,讓希望滿溢,帶回你小鹿般的生命力。我多盼望你醒來,飲一碗當歸湯,願你平安,望你早歸。READ>

觀點專欄到牡蠣之路

觀點專欄 到牡蠣之路

我對青蚵仔愛憎交替。愛它鮮美飽碩一口咬下感覺味蕾受撫慰滋潤之感,厭惡它黏腥的色情意味。蚵仔市井鄙俗,蚵嗲、蚵仔酥、蚵仔煎、蔭豉蚵仔、蚵仔麵線都屬尋常,上不了檯面。我一心思慕光鮮榮華過上等人的生活,絕不複製青蚵仔嫂命運。READ>

觀點專欄生命還原工程(系列之35)

觀點專欄 生命還原工程(系列之35)

原來生活連結土地,起居順服自然,「生命還原工程」便會在默默中啟動。人一回歸簡單狀態,所有自我膨脹會開始「消風」,便發現生存所需其實只有一點點,且很容易就到滿足界線READ>

觀點專欄著時之味(系列之33)

觀點專欄 著時之味(系列之33)

台語所說的「著時」──正著上好之時機。吃著時,宛如在蔬果最精采的時候,與之合而為一。著時天然食物不只好吃,那種特色洋溢的美麗和個性奔放的芬芳,不用解釋分析,剎那間就輸入一種近乎宗教的神祕力量,既安慰腸胃又溫暖肺腑,令人不禁想叩謝天地及農人的恩惠。READ>

焦點企劃陶曉清與雷光夏 用聲音記憶青春

焦點企劃 陶曉清與雷光夏 用聲音記憶青春

已從廣播界退休的「台灣民歌之母」陶曉清,為了「民歌40」再披戰袍,為專書寫文章、翻箱倒櫃找錄音,忙了好幾個月,春節過後難得空閒,與「音樂詩人」、midi girl雷光夏共赴「女人沙發」約會。READ>

觀點專欄生死輕重(系列之30)

觀點專欄 生死輕重(系列之30)

城市裡青春熱烈、人人火速拚搏,死亡像個闖錯地方的驚悚怪客﹔但在這滿是老人的悠緩小村,死亡不只熟門熟路,平凡無奇,甚至有些親密親切。 幾次在廟口棋桌邊、菜市場攤販前,聽到人家在談論怎好久不見某某老人,這時總有人會突然冒出一句:「甘ㄟ倒轉去啊﹖」(台語「會是回去了嗎」,意指去世),大家聞言只是心有戚戚焉,毫不忌諱尷尬。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