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天地有情 都在吳金黛的音樂裡
一直到現在,吳金黛都認為自己「不是生態人」。她是音樂製作人,在音樂和生態之間搭了一座橋樑,居中扮演傳遞者,這是她喜歡的位置,所以走了二十二年沒有轉彎。其間經歷一波波音樂產業的變革、乃至解構......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旅人的澎湖灣:寫在博弈公投之後
投票前夕,有一位年輕的澎湖媽媽說:「島嶼充滿了患得患失的焦躁,失去了希望你作為一個篤實澎湖囝仔的想望。對不起!而該由你發聲的未來,還是由大人們一票票替你做出決定,而不是你,作為一個母親,我真抱歉!」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Lesson12:喝茶—浸透而生的文化滋味
如果要問我什麼是最具特色且具世界競爭力的台灣文化元素,我的答案一定是「喝茶」。在喝茶中體現「大道至簡」的真義,而這種體察,絕非日本茶道所能望及。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媽媽與孩子聯手 把公園變有趣了
一群媽媽帶著孩子,展開公園改造行動:有沒有可能,每座公園依照周遭環境去設計不同的主題?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張雅琳說,她五歲的孩子,已可畫出自己對公園的想像:有戰機遊具及運輸機等機場元素。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Lesson 10:原味台灣的生活魅力
如果我們要向外人介紹「台灣」,會以什麼角度來開場呢?這本14年前的《BRUTUS》雜誌,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其中我們認為「市容毒瘤」的選舉文宣,似乎在外人眼中更能代表最真實的台灣氣質。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採集解構重組,寫字畫畫手作,種籽設計:每天問自己有沒有在創作?
每接下一個設計案,種籽設計不是埋頭設計,而是先了解業主的生命狀態,以及設計標的的環境與風土。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