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創辦待用課程,陳欣婷的太妹翻身記
將「待用咖啡」的概念轉化為「待用課程」,陳欣婷與林才越鼓勵大眾小額捐款贊助多元課程,讓無法順利融入體制內教育的孩子有其他途徑探索自我...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用愛守護阿里山鄒族部落的Hana廚房
在納米比亞女孩Hanna看來,「台灣的食安問題就是太方便了!」「台灣的塑膠問題實在太嚴重了!」因此她在阿里山鄒族部落開的餐廳,自己種菜做麵包,不使用一次性塑膠...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周奕成:大稻埕做大藝埕,我想傳承的老派智慧
大稻埕是現代台灣意識的起源,保留了老派創業家精神,是下個世代的重要資產,這裡不該被視為另一個充滿「錢力」的商圈來發展,不需要過度的媒體報導…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毛奇:當義大利舌頭遇上基隆油炸三明治
結束歐洲食習之旅,我帶著浸淫橄欖油、乳酪、葡萄酒一整年、refresh後的舌頭回到台灣,再嚐台菜,原來,舌頭能校準自己在世界的位置…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胭脂,保存食的宇宙裡覺知台灣
拉拉山白菜發酵後有淡淡的荔枝味,那瑪夏有機野梅的年度釀藏仕事正展開;韓國泡菜、印度天貝之外,台灣的風土與食材,也能累積出自己的滋味吧?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米料理的N種食味,一座島的多元成家
每一種米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就像人一樣,統一的話會很無趣。顧瑋經營米食堂與《米通信》的過程中,發現相較日本,台灣米的多樣性透露了這樣的價值觀…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