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慢工出版紀實漫畫,黃珮珊:小眾價值,就是精緻到極致
過去我們看到西方觀點下的亞洲,慢工透過出版原創紀實漫畫,掌握自己的話語權。《前線Z.A.》記錄台灣的社會運動;《青空下的學堂》是印尼教育工作者與孩童生命故事分享。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與李欣芸喝過咖啡才知道:她的配樂靈感,旅行、生活、談戀愛!
安妮國中時聽了李欣芸的演講,埋下了往電影配樂發展的種子,如今已是音樂系的學生,更與李欣芸共享一杯咖啡的時光。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現代舞之母的化身,對我不是讚美。」從瑪莎葛蘭姆跳回世大運,簡珮如要把「簡珮如」跳成經典
「2017世大運」8月19日在台北盛大開幕。開幕表演兩分多鐘的獨舞,簡珮如慎重以對,七月下旬從美國返台,花了近一個月時間排練,因為,這是她離台十年首次回到故鄉跳舞。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無條件的愛存在嗎?平路 X 賴芳玉:放下了,才自由
人到中年才知道母親並非生母,是怎樣的震驚與傷痛?平路與賴芳玉在女人沙發,聊起各自的母親與孩子,原來,每個人的母親都是千瘡百孔的「人」,比我們更需要愛,有誰好好愛過她呢......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創作真能癒療自己嗎?
創作能癒療自己還是會更痛苦?這是最近會常聽到的討論,但這都是對創作有過度浪漫的想法,它就是個衝動,近乎求生的方法之一。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這樣過一生,你滿意嗎?
一個朋友說,她最在意的是走了之後,別人會怎麼評價她。馬上被群起而攻之。走都走了管它去!搞不好走之前妳就失智啦。這年紀,談「我」跟「現在」比較實在。趁著能想的時候,有什麼想要的,就快去做吧。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