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說話,創造情感的連結

by  褚士瑩

誰說演講一定要用PPT?

 

最近有一位編輯朋友,提到她邀請台灣優秀的「工人作家」林立青,臨時錄一支一分鐘的宣傳短片時,他幾乎沒有花時間想,就開始錄,結果一次OK,時間也剛剛好,這位編輯非常驚訝,簡直帥到掉渣!

 

「我真沒想到,他是個這麼會說話的人!」

 

我聽了以後,想到一段小小的往事。

 

那是在林立青的第一本書《做工的人》剛剛出版的一個月後左右,短時間爆紅,開始演講邀約不斷,之前幾乎沒有站在台上演講經驗的他,在喝春酒的時候剛好坐在我的旁邊,非常謙虛地問我:

 

「演講應該怎麼準備......」

 

結果話還沒講完,我就打斷他說:「演講要好聽,只有一個重點:就是絕對不要用PPT。」

 

我到後來很久以後才知道,他原本要問我的問題完整句是:「演講應該怎麼準備PPT」! (笑)

 

他事後在臉書上回憶這段對話時這麼說:

 

「你用PPT只會讓自己偷懶,並且只會讓人覺得你照本宣科,一開始可能覺得很好用,但是你會養成依賴性,聽講者也會依賴,結果就是PPT成了主角,全場目光的焦點,連你都忘了自己才是主角。

 

 

如果從頭到尾都不用PPT,你就更可以專注的觀察聽眾的反應,和他們真正想要聽的故事,並且對你這個人的眼神,有很強烈的印象,而眼神才是演講者的最大武器,所以不用PPT的講者才是好講者。

 

不用擔心會忘記要講的內容,因為你真正想說的話,肯定不會忘掉,至於那些可以忘掉的話,就是多餘的。

 

還不知道他們要聽什麼嗎?那就鼓勵他們提問,自己仔細傾聽,比如有人問到工人受傷,哪需要簡報,當場往自己身上比就好啦!」

 

林立青說我當時回答他的方式,幾乎就是一場演講,一面說、一面幫他夾菜,整個過程都會有頓點,或是索性站起來用手腳比劃,讓他一直記得我當時魅力和口條,從此以後,林立青說他所有的演講,座談,或者是討論分享,都完全沒有用PPT簡報。後來他發展出了一套非常適合自己的演講術:

 

要看曬傷嗎?我脫衣給你看。

要看濕疣嗎?你還可以摸我脖子。

要看工地平常穿衣嗎?我就一直都穿平常的衣服給你看。

想知道褲子為什麼要有很多口袋嗎?我當場掏鑰匙工具給你看。

想看腰包裡面有什麼嗎?我馬上解下來給你看看。

 

有了褚士瑩大哥傳授「現場神功」,我就再也不用費心一張一張的貼上照片還硬擠文字搭配說明了。

 

這還有一個好處,邀約的主辦單位根本不用費心搞一堆什麼電腦延長線轉接線或是阿薩布魯的USB隨身碟,還怕你插進去時按到格式化或是檔案版本不對.......最重要的是因為從一開始就學了褚士瑩大哥無簡報模式,所以也從來沒人批評過我的簡報做的不好看,這算另類的藏拙.......

 

我很開心能夠看到一個如此有趣的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找到在台上演講時,表現自己最真實、最有溫度那一面的方法—這是無論再多精美的簡報,也無法取代的。

 

實際上,作為一個「前輩」,唯一能夠教給林立青的,也是長久以來,幫助我自己作為一個害羞的人,能夠順利在台上侃侃而談的方法。

 

這一套方法,讓我雖然每年只回台灣4次,每次停留2個星期,但在這加起來60天中,除了原本專業的NGO工作以外,仍然能夠以一天最多2場,一年平均100場演講的頻率,保持跟台灣社會各種面向的接觸,因為演講的關係,我面對面的對象,從國內的公務人員、到來自國際的青年外交官,地點也從祖孫三代攜老扶幼的宮廟圖書館、到日本新興宗教的臥佛殿,內容從企業福委會為工程師宅男安排的職涯講座,到非營利組織裡專門為社工師舉辦的哲學思考訓練,聽眾也從上司公司的大企業老闆,到離島的原住民小學生。

 

因為題目不同,聽眾對象不同,客觀環境不同,社會氛圍不同,我自己的生命經驗不斷向前,因此對我來說每一場演講, 都是截然不同的有趣經驗。

 

多年以來,每年100場,幾乎從來兩場內容一模一樣的,但那並非我是一個口若懸河的演講家—因為我不是,而是我從來沒有把演講當成一件「工作」。

 

我只是教會了那個害羞的自己,走上講台,充分敞開自己,享受每一次獨一無二的經驗—無論作為聽眾、還是講者。

 

我不只在台上演講,我也喜歡在台下當聽眾。

 

我從來不覺得聽演講浪費時間。聽到一場好的演講,就像去芬威球場看一場紅襪隊對洋基隊的精彩球賽。萬一聽到一場不好的演講,也會提醒我演講的時候,容易犯的錯誤,像一面鏡子,作為自己改進的借鏡。

 

演講的說話方法,不只幫助演講,也會大大幫助每一天日常生活的表達,讓自己的想法可以「零落差」地傳遞到聽者的耳朵。

 

 

知道別人聽到的是什麼

 

無論老師或是上司,時常以比較高的姿態,讓我們不得不安靜聽他們說話,但是他們卻往往沈浸在自己做的PPT簡報,或想要急於表達的觀念,卻對聽眾的想法不感好奇,所以不在乎聽的人聽到了什麼,或聽到以後內心怎麼想。

 

即使在很專心的時候,我們只看過一遍的文章段落,都不見得能夠立刻了解,需要慢下來,回頭反覆咀嚼,更何況是在充滿讓人分心因素的演講場合,台上的人只匆匆帶過的話語呢?

 

因此我會提醒自己,說的時候,把自己當作聽的人,「把複雜的話變簡單」,「簡短」、並且「對於對方聽到什麼,抱持真心的好奇」。

 

◆  複雜→ 簡單

 

為了「把複雜的話變簡單」,媽媽往往會幫我們把一整顆蘋果削成剛好一口一片,容易拿取、容易入口的小塊,在英語裡叫做「bite size」,意思就是「剛好一口的份量」,並不是一整顆蘋果不能夠直接拿起來啃,而是如果沒有人削成剛好一口的份量,很多時候我們就會因為懶得吃而放棄,或吃得很狼狽,而減少去吃的慾望—即使那個東西本身是美味的。

 

所以我會限制自己說話的內容,保持簡單,一次只提一個理念,確保我說的每一句,都是「剛好一口的份量」。

 

與其太貪心,覺得自己想說的每個觀念都好重要,造成消化不良,還不如確定一次一口,能夠徹底欣賞那一口的美味,仔細咀嚼,心滿意足地吞下去。

 

「簡單」很重要,我們想要傳達的想法和理念,都應該盡量保持簡單,可以清楚看得出原形,所以吃蘋果的時候,就知道自已確實在吃蘋果,而不是用荔枝果汁浸泡過後、再沾抹茶鹽的蘋果。雖然那些元素分開來都有可能都是好東西,而且是創意的組合,甚至對我們自己來說超級美味,但這麼複雜的組合,只有自己清楚,因為是自己想出來的,但別人幾乎不可能記住艱澀又困難的「泡過荔枝水、沾了京都抹茶鹽的完美蘋果片」,讓人印象深刻的往往是簡單的概念或簡單的幾句話就能闡述清楚的,一小片好吃的蘋果。

 

◆  長篇大論→ 簡短

 

不只「簡單」,還要「簡短」。知名的TED演說,規定一場演講需在18分鐘內完畢,就是因為過長的時間,聽眾的注意力就會分散。

 

因此,認為自己口才不好的人,保持簡單的演說長度,有很大的好處,不只在台上,在日常生活當中更是如此。

 

在職場上,不管是和老闆簡報工作內容、向客戶提案、銷售產品或為顧客提供服務,還是在會議中發言、向內部同事分享經驗、做教育訓練等等,這些場合的說話內容,都不會、也不該是兩個鐘頭的演說,而是區區幾分鐘的短講。

 

即使我在做兩、三個小時的演說時,也常常故意細成「10點」主題,讓每一個10分鐘,都是一場單獨的小演講,不但完整性高,而且顧慮到演講的時候,隨時有人突然放空,睡著突然醒來,去上洗手間、喝水,有人塞車晚到,有人必須早走去接孩子,這樣一來,就算錯過其中一些單元,但是因為每個小單元很簡短、很獨立,發現自己隨時都可以接得上,效果就會更好。

 

◆  炫耀知識→ 激發好奇

 

至於為什麼要「對對方聽到什麼,抱持真心的好奇」,是因為我們說話的時候,有一個容易犯的錯誤,就是往往把精力花在我們自己想說的事情上,而不是別人真正想要知道的事情。

 

從小到大在課堂上,一定有很多這樣的經驗。老師在台上,獨自決定學生需要聽到什麼,而且一直趕進度,卻忘了問學生聽到了什麼,結果我們就在老師的好意之下,痛苦地接受了很多我們並不想學的事,或是一知半解、甚至錯誤的知識。

 

但當有一天,換成我們自己站在台上說話的時候,卻時常忘了那種痛苦的感覺,把精神花在準備簡報PPT,像個認真的好老師那樣,專注在自己要講什麼,而沒有從坐在台下的人的角度來想:如果我是聽眾,我會想聽到什麼?

 

別忘了給聽眾一個「我為什麼應該關心這件事」的理由。

 

要將一個理念帶給台下觀眾,需要讓觀眾的腦袋願意接納我,最好的方法是把我想說的事,跟他的生活經驗產生連結,產生激起觀眾的好奇心。

 

所以「泡過荔枝水、沾了京都抹茶鹽的完美蘋果片」,就是可以激發台灣人好奇心的描述,因為大多數台灣人, 尤其在南部,都曾在夜市吃過當場調味的芭樂,先在濃縮的金桔果汁稍微浸泡醃漬,再灑甘草梅粉,所以我描述的經驗雖然是全新的,但很容易轉換,而且立刻燃起內在的「美食魂」,想要知道「泡過荔枝水、沾了京都抹茶鹽的完美蘋果片」究竟是什麼味道的欲望,想要回家以後趕快嘗試看看,化為行動,而且知道該怎麼做。

 

我相信一個好的講者,不是重新去建構一個宇宙,而是透過說話,點出別人的世界觀裡的一處知識斷裂點,讓他們感受到橋接知識的必要。

 

畢竟演講不是為了要炫耀講者豐富的知識,而是要把知識傳達給台下的人,所以盡量用比喻或抽換成夠簡單、但觀念相近的例子來解釋,讓聽眾感同身受,產生情感上的連結,才能幫觀眾連接那個知識的斷裂點,一言以蔽之,就是「知道怎麼當一個好老師」。

 

 

同場加映

話從一開始說清楚,以免萬劫不復!

溝通表達零落差

圖片提供:
VisualHunt

褚士瑩

褚士瑩

文章 40

國際NGO工作者。長期協助整合緬甸公民組織,有效監督國際資源挹注緬甸革新。在台灣也與NGO工作者一起關心弱勢族群、環境等議題。他喜歡寫作,航海,划獨木舟,騎自行車,喝黑咖啡,吃芒果。已出版「1年計劃10年對話」、「給自己十樣人生禮物」、「在天涯的盡頭歸零」等近50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