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腔與放送頭(系列之39)

by  夏瑞紅

遷居小村沒多久,我就發現,小村人說的台語有些特別。

 

村子裡多七八十歲老人家,他們仍慣用日語名字或稱謂,如稱父母odosan、okasan,喊兄姊nisan、nesan,或叫人家靜子(sizuco)、錦將(kingjang)。他們感冒吃lulu(日本老牌成藥)、消化不良用「臭藥丸仔」(氣味嗆鼻的日本征露丸),任何東西只要加上「日本進口ㄟ」,對他們來說幾乎等同品質保證。

 

台灣日據時代深藏在他們對純真童年的懷念中,依稀殘留至今。

 

小村也還保有古早社區的「放送頭」(廣播站),共有三個,一個在庄頭太子爺宮,一個在庄尾天后宮,中間衙門(派出所,村裡老人慣用語)那個較少用,只是每隔一段時間測試緊急警報而已。

 

放送的內容很豐富。有時清早說某某牌棉被枕頭在廟口拍賣、或菜市場「進」(現在此刻)有隔壁庄來的鴨母、土雞、洋蔥……﹔黃昏說有人從七股「車一車現撈仔虱目魚」來了。午餐晚餐時也偶有廣播,不是廟會消息,就是農會農事小組有關耕作補助、農藥肥料資訊。

年節時的放送更精采。一大早就邀鄉親來廟埕吃湯圓,說「囝仔人吃了好搖飼、中年人吃了賺大錢、老年人吃了呷百二」;中午反覆呼叫某某車號顏色廠牌的車主移車;黃昏又預報各宮廟次日點光明燈、安太歲及神明消災祈福法會……。

 

那主持放送的聽起來是位老先生,他從不用「你」、「你們」,而一律以「ㄌㄢ」(我們)來表示。例如ㄌㄢ庄、ㄌㄢ厝、ㄌㄢ廟、ㄌㄢ若有欠、ㄌㄢ若愛吃、ㄌㄢ若想欲……,連人家的車子都說「ㄌㄢ車號xxxㄟ車主……」,而最後必定用「以上,感謝收聽」收尾。

 

若沒放送,小村街道平日只聞麻雀啁啾,除非是選季競選廣播車駕到。那多在下午四五點到六七點,村民從田裡回到家、或吃過晚餐的時間。

 

跟台北宣傳車不同的是,這裡沒一台講國語,全用台語招呼「各位鄉親世大…」,且都強調自己「尚了解做田人的甘苦」,又是如何地「骨力擱好央請」(勤奮又好使喚)。有的還用<農村曲>(透早著出門、天色漸漸光…)作配樂。

 

台北常用隨身包面紙夾帶文宣,此地愛發塑膠扇、礦泉水,若登門拜票則以小包糖果當伴手禮,一進門就高喊:「拜託拜託!大家來吃甜甜大賺錢喔!」

 

候選人要在小村拉票,最重要的不是政見,而是平日待人處事的口碑。小村人稱人家「好人」是這樣說的──「伊真古意」,或者「伊真好相」。前者常聽說,後者則較稀罕。「古意」說的是內涵質地,誠實忠厚;「好相」則指外貌形態,溫暖和譪,讓人如沐春風。

 

若聽到有人說「古意」或「好相」,那麼這人有五成可能是台南人;若再加以下三個特徵,那就八九不離十了。

 

據我這「新住民」的體驗,所謂「台南腔」,最鮮明的就是以下三個語助詞: 第一是「ㄋㄧ・」,問句語尾,大約相當於「嗎?」、「喔?」。例如「你呷飽阿ㄋㄧ・?」,「有影ㄋㄧ・?」。

 

第二是「ㄏㄧㄡˊ」,多用於句首,或單獨使用,表示附和之意,大約相當於「就是說嘛!」、「對呀!」。例如「ㄏㄧㄡˊ,天氣足熱!」,或者,有人抱怨水利會這期太晚放水,你有同感,便說「ㄏㄧㄡˊ!」。

 

第三是鼻音「ㄏㄚˊ」,祈使句語尾,大約相當於「呀!」、「吧!」,略帶強調意味。例如「歡迎來坐ㄏㄚˊ(鼻音)!」、「我來去阿ㄏㄚˊ(鼻音)!」

 

到目前為止,我仍用不慣這三個語助詞,不過那不代表我能不被台南腔滲透。有一天上菜市場,我跟老闆說要買塊薑,剛一脫口,才發現自己說的台語「薑」字竟帶著「庸」的尾音!喔喔,我過去那帶著「烏」尾音的「外地薑」似乎已被悄悄覆蓋掉了。

 

圖片提供:
邱勝旺

夏瑞紅

夏瑞紅

文章 56

一個女生,從小莫名自命不凡, 但其實只是平凡地生長於台灣小島。 在報社上班二十餘年,寫過幾本書,也當了媽媽, 我行我素,似乎對自己滿有把握。 傳說中的世界末日那年遷居農村, 才發現一切突然歸零, 人生得回頭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