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點女生 千倍辛苦換來萬倍快樂
by 非常木蘭創業的挫敗與成長並存,因此人生有了重量。
古物商行店長唐青,CAMPOBAG創辦人小麥,棉樂悅事工坊創辦人林念慈,Ubag二手環保袋循環計畫發起人郭芙志,這四位年輕女生與妳我並沒有太多不同。但她們相信自己,化想法為行動,無論是掀起藝術市集擺攤熱潮,改造家具保存人情溫度,或是用布製衛生棉創造就業機會、建立環保袋二手租用機制,她們的選擇,已在自我生命與這個社會,擦撞出微小而確實的火花。
活動:交點女生
時間:7/2 19:30~22:00
地點:DOIT共創公域
非常木蘭、交點合辦
分享者: 古物商行店長 唐青(非常木蘭推薦)、COMPOBAG創辦人 小麥、
Ubag二手環保袋循環計畫 郭芙志、棉樂悅事工坊創辦人 林念慈

2分鐘分享 每個妳都獨一無二
應該很少有講座的進行方式,是聽眾先於講者被介紹出場的。但在非常木蘭和交點合辦的「交點女生」活動,每個人都是大咖,每個人也都是小咖,因此所有報名參與的女生,都被邀請上台,透過一張照片、三個關鍵字及2分鐘介紹自己。15分鐘中場交流後,再由四位講者接力,分別帶來9分鐘的分享。
報名者中,不乏再三參與的熟面孔。身高153公分的王姵雅,已經是第三次來到交點女生。身材嬌小的她,總是認真甚至有點嚴肅地,一字一句述說「The 153 Kitchen」不使用添加物的烘焙理念,並大方與現場女生分享親手製作的手工蛋糕。她不只在「交點女生」的聚會接到第一筆案子,更透過與創業同好的交流,安撫了焦慮的心情,學習為自己留白、沉澱、呼吸,才能持續前進。

夢想的答案 都在追求中浮現
2分鐘的介紹時間實在太短,15分鐘的中場交流,參與者自然圍成數個小圈圈,延續共鳴與好奇,尋找夥伴。本月分享者之一,CAMPOBAG創辦人小麥,更主動前去鼓勵業餘漫畫創作者翁于婷,不要放棄創作。因為:「雖然現實還不允許以夢想維生,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會慢慢找到方法。」小麥說。
從開創台灣創意市集熱潮的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到成立CAMPOBAG希嘉文化,協助手作藝術家持續創作,是小麥一直在做的事。她將創意市集視為一場秀、一檔展覽,以品牌打造概念,拓展創作者知名度。

Ubag二手環保袋循環計畫的推動者郭芙志,與交點女生們一樣,正走在追求理想的現實道路上。從團隊最初設定的租用模式,實際執行後,回歸單純的收集與借用,雖然一套可行的社會企業營利模式尚未浮現,但芙志說:「世界上沒有最完美的計畫,只能不斷實驗、調整。」
芙志說,自己開路的過程,一定比別人幫你鋪路艱辛,但走過後回頭檢視,會感謝自己曾做出這些決定。她憑著「我要,我願意」的意志力,全心投入,不但發現許多答案會在過程中自然浮現,並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夥伴。
資源連結 用創業改善世界
棉樂悅事工坊創辦人林念慈,以及二手古物商行店長唐青,都透過自己的方式,分別協助尼泊爾婦女及藏區青年,同時藉此推廣永續的生活態度。林念慈認為,現代社會應該要共同合作,而非共同競爭。透過布衛生棉,她創造一個自己認同的體制,雖然要付出千倍的辛苦,卻有萬倍的快樂。
念慈最喜悅的,是「環保正向月經(Eco positive period)」理念逐漸獲得認同。創業最困難的,則是每一次決策,都是與自我的深度對話與拉扯。

踏上創業之路的女生,最需要什麼樣的「給力」?林念慈認為,育成就是資源的媒合。唐青更具體指出,「如何看懂資產負債表?如何管理人事?如何找出商業模式?」這類的顧問諮詢,就是最迫切實際的給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