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選片 瞎豬的啟示:張正看《瞎豬想要飛》

by  張正

為了想多認識發生在二十年前的印尼暴動,我看了這部《瞎豬想要飛》Blind Pig Who Wants to Fly, 2008)。電影結束,鬆了一口氣,終於演完了。也許是我太不文青,完全無法領略導演的創意或者詩意。

 

導演艾德溫(Edwin)在受訪時說:「我不想用一種線性的、常規的方式來講故事,因為那樣有點悶。」不過在我看來,這根本是不會說故事的爛藉口:抓不到敘事的軸線,看不出獨特的觀點,反覆用難聽的歌聲唱原本還不錯的英文老歌《I just called to say I love you》,影像支離破碎。總之,整部片悶死人不償命。

 

唯獨那隻顯然作為比喻之用的瞎豬(看不出來是不是瞎了),值得說說。

 

 

進退維谷的瞎豬

 

非常切題地,這部名為《瞎豬想要飛》的影片中,沒頭沒腦不斷穿插出現一頭被栓在曠野中進退維谷的豬。

 

考量影片所描述的背景(發生於1998年5月、以華人為主要攻擊對象的印尼暴動),以及印尼的人口結構與宗教信仰(印尼主要人口為不吃豬肉的穆斯林,而華人特別愛吃豬肉),我猜,導演將印尼華人比喻為瞎了眼的豬。

《瞎豬想要飛》。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提供

豬,在台灣是個罵人的用語(笨得像豬、懶得像豬、髒得像豬、醜得像豬八戒,雖然有點冤枉豬),不知道印尼華人是不是也這樣說。但無論如何,將一個人、甚至一整個族群比喻為豬,總不會是褒獎讚美。不僅如此,本身為華人的導演艾德溫還加碼將印尼華人比喻為「瞎了眼」的豬,此中必有深意。

 

深意為何?是怨嘆「華人呀你們在印尼待了這麼久怎麼還老是回望中國不融入當地」?或者「華人呀你們怎麼就是看不透不同族群無法和平共處還不趕快落跑難道要等下一次暴動」?電影裡總是受印尼人欺負的華人男孩被問道:「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男孩回答:「只要不做華人(anything but Chinese)。」這個橋段,也許是導演的肺腑之言。

 

儘管電影很難看不值得花時間(好啦可能是我資質駑鈍看不懂),但是1998年不幸的印尼暴動仍是至今真相未明的重要事件。不僅因為許多目前在台灣的印尼華人,就是在該事件之後倉皇來台灣避難定居,也因為台灣的現況與當時的印尼,有諸多可以參照思索之處。

 

 

中國問題

 

首先是中國。

 

印尼和中國同為當今羽球強國,甚至,中國羽球還是靠印尼華人幫忙訓練才發展起來。片子一開始,即是一位穿著印尼球衣的華人女子在打羽球,網子另一端的對手是中國隊。

 

如同「瞎豬」,這肯定是個比喻。

 

對於不在中國「本土」生活的華人來說,中國是個徘徊不去的祖國,也是藉以與「番仔」區隔的文化盔甲。但是在1998年以及此前頻繁出現的印尼動亂中,「中國」這副文化盔甲卻是招惹暴徒的顯眼標靶,而遙遠的實體祖國也從來沒幫上什麼忙,中國當局甚至再三強調不干涉他國內政(因為遠水救不了近火想干涉也無能為力吧)。

 

對於已經扎根在印尼的華人來說,該怎麼處理「中國」,至今仍是個難題。

 

比起印尼華人對於中國的遠距連線,台灣和中國的關係就是刀刀見骨了。當年經濟起飛的台灣,還能笑笑地揶揄印尼華人「誰叫你們的祖先跑那麼遠」。現在,時時擔心被巨大中國壓扁的台灣,則是好希望自己變成一艘船,能開多遠就多遠!

 

該怎麼處理「中國」?台灣不能當一隻瞎豬。或者,只能當一隻瞎豬?

 

善待異鄉人

 

在島嶼不能移動的前提下,1998印尼暴動延伸出另一個題目:人的移動。

 

往昔的唐山過台灣,以及大約同一年代「下南洋」的華人,都是為了想望中更好的生活冒險遠渡重洋。如今因為動亂匆促來台的印尼華人,以及之後前仆後繼來台灣的印尼移工(幫傭、看護、廠工),何嘗不是?

 

 

不同的是數量。來台灣的華人夠多,趕走或同化或殘殺了台灣的原住民,成為島嶼上的強勢多數族群。而下南洋的華人,以及近二、三十年來到台灣的印尼移民移工,則人數少得多。

 

人性中免不了眾暴寡、強欺弱的劣根性,這是文明社會要持續對抗的敵人。如果我們同情印尼華人做為少數族群的悲涼處境,那麼,在台灣做為強勢多數族群的我們,雖然查不出印尼暴動的真相,改變不了印尼族群糾結的現況(難度和把台灣像船開去太平洋差不多),至少切記,未來不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犯相同的錯誤。

 

善待與我們祖先一樣來台灣追求幸福的移民移工,這是台灣所能掌握的,別當瞎豬。

 

點連結聽:

張正為你朗讀:這是文明社會要持續對抗的敵人...

同場加映:

“Me Too!” 女性移工北車飆舞反抗剝削

購票資訊詳洽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2018/5/4-5/13)

圖片提供: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張正

張正

張正

文章 2

張正,中文人,曾任台灣立報副總編輯、四方報總編輯、電視節目「唱四方」製作人、中廣「越來越幸福」主持人、漢聲電台「來去東南亞」主持人、文化部東南亞事務諮詢委員。現為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東南亞教育科學文化協會理事長、行政院新住民事務協調會報委員、移民工文學獎召集人、「帶一本自己看不懂的書回台灣」活動發起人、一起夢想公益協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