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書房 野島剛:肯亞咖啡,《遠離非洲》殖民下的真實滋味



肯亞位於東非,瀕臨印度洋,曾是英國殖民地,1963年從英國獨立。國內共有四十二個民族,基庫尤族為最大部族,馬賽人是較為世人所知的戰鬥民族之一。

 

全球正興起的「第三波咖啡」浪潮中,追求的是各地咖啡豆的獨特味道,以我的感受來說,肯亞咖啡包含了酸味、苦味和果實香味,正合我的口味。

 

「肯亞的咖啡特別好喝。《遠離非洲》這部電影,你應該看過吧?」

 

我當然看過,主角是知名實力派女星梅莉.史翠普。電影名稱是《Out of Africa》,但是日文片名是《愛と哀しみの果て》(中譯為愛與哀愁的盡頭),有些直白無力,但電影本身很不錯。不過,話題怎麼突然轉到了電影上?

 

抵達飯店時,已經是晚上。雖說奈洛比的治安已經有所改善,但人們還是告誡我晚上儘量不要單獨出門。於是我點播了這部電影,時隔幾十年重溫了一遍。

 

影片講述的是梅莉.史翠普扮演的女主角在肯亞經營咖啡園並遭遇破產的故事,改編自丹麥女作家凱倫.白烈森(Karen Blixen,一八八五∼一九六二年)的同名自傳小說。

 

梅莉史翠普演繹女作家的傳奇人生《遠離非洲》

 

凱倫的故居位於奈洛比郊外,現在成為紀念館。我在第二天一大早來到這裡,寬闊的庭院正在舉辦婚禮。穿著西裝與著民族服裝的人們聚在一起,主持和致辭使用的都是英語。



肯亞共有四十二個民族。在日本較為知名的馬賽人是其中一個戰鬥民族。各民族使用的語言互不相同,通用語是斯瓦希里語和英語,但奈洛比的精英階層更偏愛後者。英語水準高是肯亞人的驕傲,這也是包括日本在內的西方國家與國際機構都選擇將該國作為非洲聯絡窗口的原因之一。眼前的婚禮,可以說是肯亞精英分子的盛大聚會。

 

一九八五年上映的《遠離非洲》大獲成功,囊括第五十八屆奧斯卡金像獎的七項大獎,受到世界矚目,因此肯亞政府設立了這座紀念館。凱倫用過的家具和廚具都以原貌展出。她和戀人在馬賽馬拉(現為國家公園)獵到的獅子毛皮也陳列於此。在電影中扮演她戀人的是當年還很年輕的勞勃.瑞福。

 

凱倫的繪畫才能也令人驚訝。

 

她留下了很多肯亞人的肖像油畫,才氣洋溢在畫布之上。除了文學成就,她在藝術上也頗有造詣。

 

歐洲人留下的社會構造

 

一八八五年出生的凱倫是丹麥貴族。在哥本哈根與法國巴黎學習繪畫之後,一九一三年與身為遠親的瑞典男爵結婚,隔年移居至肯亞。

 

她開設咖啡莊園,經歷了離婚,後來又失去戀人,最終回到丹麥,以凱倫的故居現在已經成為紀念館。

 

作家身分留下十一部作品。丹麥的支票和紙幣上,都印有她的肖像。

 

凱倫的咖啡莊園毀於一場不明大火。在《遠離非洲》中扮演她的梅莉說的那句台詞:「All gone」(一切都完了),令人印象十分深刻。

 

然而,如果凱倫的事業沒有失敗,《遠離非洲》的小說與電影就不會問世了。雖然傾注畢生心血的事業化為烏有,還有被丈夫傳染了梅毒而無法生育,但是她作為連接非洲與歐洲的偉人,得以在歷史上留名。

 

但是,要說包括凱倫在內的歐洲人是否為非洲人帶來幸福,答案是否定的。強制推廣咖啡種植的政策破壞了非洲人原先以狩獵與畜牧為中心的生活形態,更重要的是,在非洲留下了貧富差距的社會結構。

 

凱倫在非洲的日子是富有美感的。而在她度過青春的地方,肯亞的上流社會正在舉辦奢華的聚會,令人不禁在腦海中將兩者重疊起來。

 

凱倫紀念館位於歐洲人曾經聚集的高級住宅區,現在大多住著肯亞政府的達官權貴。

 

這裡有很多像是城堡般的豪華宅邸,周圍設立了高牆與鐵絲網,以及無數的監視器。

 

這就是社會貧富差距的真實寫照。眼前富麗堂皇的景象,與奈洛比隨處可見的貧民窟和簡陋住宅之間,存在著無法填補的鴻溝。如果不是依附權力往上爬,共同瓜分國家利益的話,一個人再怎麼拚命工作賺錢,也無法入住這裡。因此,各民族之間才會為了權力爭得你死我活。

 

而這種社會結構的罪魁禍首,毫無疑問就是歐洲人。

 

恰到好處的肯亞咖啡

 

白天在奈洛比市內漫步,我發現有很多充滿時尚的咖啡廳坐落其間。使用紅色招牌、有「肯亞星巴克」之稱的咖啡連鎖店「JAVA House」尤其引人矚目。特別是到了傍晚,想找個空位坐下來都很困難,生意非常好。

 

沒一會兒,我便發現其中緣故:很多客人是為了避開下班顛峰時段而在這裡打發時間的。晚上八點左右,塞車狀況就緩解許多,咖啡店的營業時間也到九點左右。

 

待在肯亞期間,我到JAVA光顧了很多次。平時,我在咖啡廳會依照心情點杯拿鐵或是茶類,但在這裡固定喝黑咖啡,因為最能喝出肯亞咖啡的特色。

 

我住的飯店裡,有另一家當地的咖啡連鎖店「Café American」。店長愛德華告訴我,肯亞咖啡使用的是阿拉比卡品種,全國都有種植。「肯亞咖啡同時擁有酸甜兩種味道,深烘焙會有酸味,淺烘焙會有甜味。我希望客人同時享受到這兩種口味,所以採用了中烘焙手法。」



我對咖啡的瞭解不深。以我的感受來說,肯亞咖啡有一種恰到好處的特色。味道裡包含了酸味、苦味和果實香味,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會太濃烈。我並不喜歡星巴克深烘焙的濃厚咖啡,但日本家庭式餐廳裡,淡到幾乎能見到杯底的美式咖啡的味道又略嫌不足。

 

對我來說,肯亞咖啡正合口味。

 

在第三波咖啡浪潮中趁勢而起的肯亞咖啡

 

咖啡起源於非洲衣索比亞,經由阿拉伯半島進入伊斯蘭世界,之後傳入歐洲。由於咖啡豆大多集中在葉門的摩卡港裝船運輸,所以「摩卡」成為咖啡的代名詞,廣為世人所知。

 

隨著歐洲殖民地不斷擴大,巴西、印尼爪哇島等地也開始大量生產咖啡豆。後來,咖啡的種植重返非洲,在衣索比亞以外的國家普及開來。

 

目前,咖啡正在迎接全球的「第三波」浪潮。「第一波」是戰後流行起來的美式淺烘焙咖啡,日本的UCC品牌是其代表作,咖啡的消費市場開始快速成長;第二波是七○至九○年代流行起來、誕生於美國西雅圖的深烘焙咖啡,星巴克等連鎖咖啡廳的出現,使得咖啡文化風靡全球。

 

今天,正在席捲全球的「第三波」浪潮則是重視咖啡產地和烘培的精品咖啡嶄露頭角,追求的是各地咖啡豆的獨特味道。乘著這波浪潮,肯亞咖啡也在建立自己的口碑,值得給予支持與鼓勵。

 

(本文為節錄,詳見野島剛漫遊世界食考學)

 

 

        名:野島剛漫遊世界食考學

        版:有方文化

        野島剛

資深媒體人、作家。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2018年榮獲臺灣第17屆卓越新聞獎,創下史上首次外國人獲獎的紀錄。一個人旅行,是野島剛送給自己的五十歲禮物。他放慢步調,用著「在異地過普通生活」的心,和敏銳的記者之眼,以「食物」為引,串起不熟悉的土地、文化與歷史,為這趟精彩的中年之旅留下紀錄。每一道在地美食與味覺體驗,細細咀嚼後,慢慢湧現的卻是充滿當地生活、歷史、文化、政治的真實餘味。

圖片提供:
野島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