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產光譜】居家生產急轉彎,醫生安慰我:在醫院生也可以很溫柔 我今年47歲,我懷老三時已經是44歲的高齡產婦。我和先生生完兩胎後,一直覺得有老三好像也不錯,但猶豫許久遲遲沒有下定決心,等到要懷第三胎時,已經9年過去。前兩胎我都是在一般婦產科門診生,到醫院後有一定流程,產婦身上儀器一綁,就只能躺在床上吊點滴。 &n...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產光譜】深信醫院很安全的我,生完的感覺:終於解脫 我和先生在2016年結婚,當時他已經快要邁入40歲,我也已30出頭。婚後我們沒有考慮太多,只想要快點生。從懷孕到卸貨,覺得生產好像就是這麼一回事。 我們蠻順利就有了孩子,一開始小姑提醒我們可以多試幾家醫院,找喜歡的醫生,去了幾間...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產光譜】月釀杯媽媽Vanessa:無痛讓我更專注在生產的其他感覺 我生第一胎的時候是急產,當天早上覺得有點痛,去了婦產科結果被退貨。我賭氣想著,下次我去到醫院就要生,絕對不要再被退貨,結果在家忍到12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叫車到醫院後,根本還來不及打無痛,1點就把小孩生出來。 和多數女性相比,其實我是一個...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產光譜】生產關鍵時刻,我的同性伴侶被擋在產房外 我和另一半是採取人工生殖方式受孕,因台灣法律規定不允許同志伴侶做人工生殖,於是我們飛到泰國去動手術,把捐贈者的精子放入我的子宮,很幸運地嘗試了兩次就受孕成功。 懷孕初期,身邊一些朋友有相關經驗,也常看到一些媽媽的分享文,讓我對溫柔生產...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隊友告白】產檢過程不斷出櫃,只為找到對同志友善的醫生 對我而言,我們的生產方式其實沒有選擇。 在孕前準備上,Vivian屬於「讀萬卷書」型,我則是「行萬里路」型,她看了很多書,我走鄉野調查路線。我的妹妹第一胎傳統生產、第二胎居家生產,即使她的生產過程非常順利,但要我第一胎就居家生... 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從養麴開始親手做,徐媽媽醬油找回阿嬤的醍醐味 空氣中醍醐味飄香,今年已高齡75歲的「徐媽媽」詹碧霞滿頭大汗,仔細示範手工釀製醬油的繁複工序。徐媽媽兒子、鳥居農場主人徐明堂,則在一旁扮演得力助手。母子倆攜手傳承差點失傳的手工醬油,盼能在食安問題橫行的今日,讓現代人繼續吃到健康美味的醬油。 ...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