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當文學成為一門事業——專訪陳雪《寫作課》:做喜歡的事,盡力但不力竭 陳雪在讀者眼中不僅是小說家,也是治癒者。從親密關密的散文書寫到人生課題的直球對決,陳雪成為讀者生命的嚮導,不是因為她談自己的成功或出眾,而是她筆下揭露一個小說家的平凡日常。 《寫作課:陳雪給創作者的12道心法》寫下她的每種輝煌也曾黯淡,...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宮﨑駿《蒼鷺與少年》裡的女性角色:斷開與母親的臍帶,成為真正的人 1945 年,世界飽受二戰之苦,少年真人從東京移居至鄉下,在老家發現亡母生前贈與自己的一本書——《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作者吉野源三郎以「失去父親」的少年小哥白尼與舅舅的書信往來提出人與社會、階級與人際關係的思索。 《蒼鷺與少...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當女兒成為母親——專訪林世菁《瑪麗快跑》:當媽媽,原來是一件這麼好的事情 採訪林世菁導演的畫外音,是一個五個月大嬰兒的哭聲。 三十歲那年,她才回來台灣,決定寫劇本。在那之前,林世菁一直待在工業設計領域,跑了好多國家,看到世界的樣子。 「但是,我國小就在寫劇本了。」她讀《三國演義》,自己在稿紙上寫二創,...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很老的城市,創造一個新的答案——專訪秘密客咖啡館、秘書店主理人憲哥與 Miva 磨石子地板、鐵窗花、綠磁磚外觀的起家厝「秘密客咖啡館」就在慈龍寺對面,一群老人家在樹下納涼交談,配著一杯平安咖啡,成了嘉義難得的靜好風景。 起家厝是根,不忘本地惦記著人情溫暖,也使得兩位主理人——人稱憲哥的邱信...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理想的原鄉,導演曾文珍談《逃跑的人》:哭一哭,又可以笑了 在《逃跑的人》裡,有流淚,也有許多歡笑。跟隨曾文珍的鏡頭,我們經歷了告別式、與親人分離與團聚、看見誕生與孩子的笑顏。這些遠離家鄉的移工,經歷四季流轉的哀愁,儘管肩負一家子的經濟、在他鄉作為他者有身不由己,但他們保有對生活莞爾的能力,與姐妹相聚時暢... 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花都開好了——後壁俗女村養成青年新基地,專訪吳翊榛 人稱後壁林志零的吳翊榛,二代接班後將家業卡多利亞炸雞店轉型為觀光工廠-卡多良食故事館,在地推廣健康飲食概念,並憑著一股對台南的熱愛,號召一群創業女力,共同打造俗女村,帶動地方永續發展。 她與...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