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構築,泰姬瑪哈陵!

by  黃湘娟

陵墓、尖塔、墩座,白色大理石構築的泰姬陵。

自19世紀初葉美國女權運動至今,女性的地位已顯著地獲得提升。但是,在此之前,女性,尤其對國君而言,女人不過就是傳宗接代、為他的帝國延續生命力與統治力而已。國王為妻子修建陵墓,可說稀有中的稀有。

 

一座為愛構築的量體--「泰姬瑪哈陵」,像一首淒美的史詩,有帝王的三千寵愛與思念,成為恆久而超越時空的詠嘆。

 

「泰姬瑪哈」(Taj Mahal)陵位於印度亞穆納河畔(Yamuna River),是蒙兀兒帝國(Mughal Empire)的遺跡。蒙兀兒帝國在16-18世紀統治印度,泰姬陵則是第五代皇帝沙賈汗(Shah Jahan)為他的第二任妻子艾珠曼德(Arjumand)興建的陵墓。沙賈汗喜歡暱稱他的妻子「慕塔芝.瑪哈」(Mumtaz Mahal),意謂「宮中最心愛的人」,而「泰姬瑪哈陵」意喻「慕塔芝.瑪哈擁有宮殿之冠」的意思。

 

慕塔芝與沙賈汗結縭19年,經常陪伴國王南征北討,育有14個兒女。1630年,於第14次生產後沒多久即逝世,國王哀傷莫名,乃以她的容顏為繆思,將他柔情萬千的情愛與思念作為創作「元素」,幻化為這棟美麗的建築量體。

 

除了「愛」,泰姬陵的設計師也有可能從三個方向而獲得靈感,包括蒙兀兒在亞洲的建築形式,印度前穆斯林統治者所興建的建築形式,以及印度本身更早期的建築形式。也可以說,這不是三個完全分離的傳統,而是設計元素的大熔合。

白色泰姬陵與紅色砂岩砌築的清真寺,以色彩作為階級的區隔。

泰姬陵的壯麗主要是她被群星捧月般拱托在衛星建築、水池和花園中。陵墓首先被佔據墩座角落的四根尖塔環繞,構成三大區塊:陵墓、尖塔和墩座,全部以白色大理石構築。此外,所有附屬建築如清真寺,主要建材都是磚頭,並在外觀覆上一層紅色砂岩,只有圓頂才會貼上白色大理石。利用白色大理石與紅色砂岩的色差突顯兩者的層級差距。在古印度,白色屬於最高的婆羅門階級,紅色則屬於貴族武士的剎帝利階級,而蒙兀兒人在此結合了這兩種色彩與印度種姓階級中最高的兩個層級,象徵此陵墓的殊勝地位。

 

以當時材料取得的可能性,整棟建築採用大理石不算特別奢華。表面的護牆板才是其功力的精華,在大理石上雕刻各種花朵、枝椏、花叢,儼然從土地上長出來般生動,可見工匠的技藝已然出神入化。

(上圖)陵墓,尖塔,墩座,相互彰顯。/(下圖)陵墓外牆立面雕刻。

 

有一種傳說,泰姬陵只是原本計劃的第一期工程而已。不僅如此,沙賈汗國王的第二期工程是建造一座自己的陵墓,擬採用黑色大理石。地點選在河對岸,面向泰姬陵,兩墓之間以一座橋樑連接。這個規劃案是否屬實?由於後來沙賈汗國王被奪權的兒子所軟禁,不得而知。但是,在參訪時,只見泰姬陵棺槨居中配置,而沙賈汗國王的棺槨不僅體積較少,且像是陪襯般置於一旁,令人疑惑?

 

經過將近400年,泰姬陵風采不減。就她所擁有的美學、浪漫主義、象徵主義等方面的吸引力,也許是她成功擄獲專業與非專業者朝聖的原因吧。確切地了解,即便蒙兀兒人並未明文規定,但泰姬陵確實彰顯了當時最經典的建築準則。如嚴格的幾何性,平衡而對稱的設計,建築群配置的層次感等,今人仍然難以超越。

 

一而再參訪,每回在現場盤桓,非但不會將它視為陵墓,反而有被攝受於史詩故事中的非真若幻狀態----。

圖片提供:
莫尚勤

黃湘娟

黃湘娟

文章 34

1988-2019年,擔任《室內》雜誌總編輯。 70年代曾主編全台第一本空間設計雜誌《家庭裝潢》、80年代主編《流行家飾》雜誌、《當代建築》雜誌。在「空間美學」領域浸潤長達40多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業開創期的篳路藍縷。 將經驗化約為文字書寫,期間陸續出版三本著作:《談建築說空間》(1989年),《見證台灣室內設計25年》(1999年),《亞歐歷史建築與城市漫步》(2008年)。第一本訪談了14位80年代已獨領風騷的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學者;第二本記錄了室內設計業在台灣的開創與發展;第三本以個人見聞漫談文化、藝術、生活,以及城市美學。 1973年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