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過世的太太約定,用餘生守護來小孩食堂吃飯的人

by  簡嘉潁
比起經濟上的貧窮,心靈上的貧窮是更大的危機。

如果小孩食堂只能治標不治本,為何日本這麼風行呢?

或許是它讓人們在孤獨空虛的大都市中找到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

虎之門附近咖啡館的老闆(圖右),每逢禮拜六就搖身一變為小孩咖啡的主廚。

小孩食堂改變了「無緣社會」中一個人吃飯的窘境。特別是在東京這樣的大都市中,每個人都像是一個個孤島,為了維持生計忙得分身乏術,在沒有其他家人支援、與鄰里關係淡薄的情況下,不管小孩還是大人,獨自用餐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原本快樂的吃飯時間變得越來越索然無味,也很容易飲食不正常。
 

比起經濟上的貧窮,心靈上的貧窮是更大的危機,開設第一家小孩食堂的青果屋だんだん老闆近藤博子就說:「十幾歲的孩子殺人的案件越來越多,在學校遭受霸凌,因此自殺或是拒絕去上學的案例也很常見,整個社會一定有哪裡出了問題。」小孩的世界是很殘酷的,只要有一點不同,就會被視為異端,慘遭霸凌或排擠。大人的社會仍然在追求利益,個體沒有存在價值,只是小螺絲釘。(推薦你|馬欣:我們真的面對霸凌了嗎?)

 



人與人之間常常是很冷漠的,千葉、神奈川等地相繼傳出居民反對蓋保育園的消息,只因「小孩的聲音太吵」;最近東大畢業的電通美女社員自殺的消息鬧得滿城風雨,卻有許多人不屑批評她是草莓族:「在二十年前我們可是加班200小時」、「每個禮拜能回家一天已經算好的了!」

走進小孩食堂,社會上無情的冷漠被擋在門外,任何人都能輕輕鬆鬆地揭開門簾,用100日圓吃到美味又營養均衡的一餐,然後和鄰座的人輕鬆的聊起天來。

許多住在附近的媽媽奶奶,每個禮拜輪流排班,來青果屋だんだん當義工幫忙;每週六的「小孩咖啡」,則有虎之門附近的喫茶店老闆前來料理平日吃不到的和風洋食,成為小孩每個禮拜的期待,甚至有小學生特地上門來開慶生會。

青果屋だんだん成了附近居民的社交場所,也成了避風港。近藤舉例:「昨天也有高中生來,說不想去學校,」她笑笑說:「青春期的孩子需要被接納、被認同,即使是在這裡發呆睡覺,都很好,我不太干涉他們,畢竟,誰都有茫然找不到出口的時期不是嗎?」

在家庭喪失了原有功能的時代,有個能讓人依靠、讓人安置心靈的場所,是件多麼重要的事,對開設者來說也是如此。

(推薦你|看見日本:窮忙的單親媽媽vs只吃得起香蕉的孩子)

近藤的青果屋不只賣菜,除了小孩食堂,還可以邊吃午餐邊學英文、共讀繪本、喝咖啡學手語、上課後輔導..
住在池袋的山田和夫之所以開設「要町あさやけ小孩食堂」,是因為與七年前過世的太太和子的約定。

和子原本在家中開麵包坊
,每天把賣剩的麵包捐給支援遊民的慈善團體,在過世前,殷殷囑咐先生要繼續烤麵包。原本只是普通上班族的山田,連烤箱開關在哪都不知道,每天照著太太留下來的食譜反覆練習,最後不僅烤出好吃的麵包,更決意要讓社區內的孩子都能吃飽,因而開設了小孩食堂。

每天被眾多小孩圍繞,還要接待遠自北海道、九州的訪客,山田顯得很滿足:「我要用我的餘生守護來家裡吃飯的這些人。」

不只東京,或許世界各地的都市,都需要這樣的地方吧,越多越好。

 

圖片提供:
簡嘉潁, VisualHunt

簡嘉潁

簡嘉潁

文章 15

2011年前往日本學習自然農法,現為「上下游新聞市集」駐日記者,特別關注日本的農業、飲食、社會企業、永續生活。2015年3月升格當媽媽,正在尋找育兒與工作之間的平衡。新手母親嘴裡的日本風土,如何有滋有味?快來嚐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