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輕太重的愛,都可能是傷害:拿捏愛的力道前,先「看見」關係中的自己

by  陳姵穎 | 陳韻琴

在日常生活裡,我們面對著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有些關係即使隨時間變化而淡去,你也能坦然接受;有些關係就算存在時間或空間的隔閡,卻不時牽動你的情緒。面對這些「生命中重要的他人」,如何拿捏最妥善、舒適的距離,或許困擾著不少人。

 

懂得建立親密的關係以滿足內在與人連結的渴望,是值得練習的課題,身為「關係三部曲」第二堂課的教練,我以「親密:愛裡沒有懼怕,看見愛的勇氣」為題,希望帶著學員學習在各自看重的關係中,看見自己是如何建立關係、有哪些習慣的行為模式和障礙,進而去發展出更理想的親密關係。

(同場加映|更快樂實驗:傾聽身體與呼吸,看見內在的力量)

 

 

談到「親密關係」,一般人普遍的第一印象是套用在伴侶身上;而在《關係花園》這本書裡,對親密(intimacy)的定義是「彼此深入了解對方,互相袒露自己」。

 

想想看,要在他人面前流露自身不那麼美好的部分,需要多大的信任與勇氣?這樣的關係絕對不只侷限在伴侶身上,也存在於親人、朋友、師生、同事……之間。但當彼此的關係具有階級性質,要產生親密是很困難的,很多時候,當我們越重視一份關係,不自覺會越用力維繫,努力過頭的結果,也很難產生親密。

 

我想讓學員了解到上述這點──只要雙方的互動是坦然的,就是一種親密關係。 因此第一步的暖身活動,便是請學員三人一組,透過真誠的語言交流而非肉眼即可觀察的部分,找出六個彼此的相似之處;各組再輪流分享,進一步看見組跟組之間又有哪些共通點。

 

 

然後,我們再利用不同影像元素構成的藝術治療牌卡,邀請他們挑選出心中覺得可以代表親密關係的卡片,並分享原因──有人選了男女的擁抱、有人選了白髮蒼蒼的夫妻、有人選了雙手捧著禮物的圖案、有人選了母親與嬰兒,這些代表了支持、信任、給予、守護的影像,背後的關鍵字都是「愛」。

 

但在關係裡,只有愛是不夠的,我們還要學會拿捏相處的力道。我設計了「手護雞蛋」活動,讓學員兩兩一組,隨機自一籃有生也有熟的雞蛋中挑選一顆,再用彼此的手背夾住雞蛋,行跨障礙物,移動到目的地;透過體驗引導學員了解關係的脆弱性,力道過輕或過重都會導致雞蛋(關係)碎裂,都是一種過猶不及,因此需要更謹慎、細膩的態度來面對。

 

 

接下來,我邀請完成「手護雞蛋」的學員進行「無言共畫」,以「建立你的親密關係」為主題,在不用言語溝通的狀態共同創作出一幅作品。

 

事後的討論中,有學員分享她會不自覺地想配合對方的走向,有的學員想主導整個過程,有的學員則是試著給予對方發展圖形的自由;透過這個過程,學員觀照自身處在關係中的態度──我們很容易在關係中以習慣的行為模式或想法不斷地「猜測」,但猜測的內容卻不見得是對方所想、或是對方所需要的。

 

覺察到這個環節,我們透過「家庭樹」來進一步探討。看著樹上那些不同姿態、位置的小人中,學員們認為自己處在哪個位置上?又代表了什麼樣的狀態?透過彼此分享,回頭觀察自己的行為模式,思考是什麼造成了你建立親密關係的阻礙?又是怎麼克服的?

 

有學員分享,當她理解了母親為何會以某種她原先不能認同的方式表達愛之後,隔閡就消失了;有學員說,她總是急著想恢復與伴侶之間的和諧關係,卻忘了雙方都需要一點時間消化情緒,或許會更好。恰恰印證了《脆弱的力量》作者布芮尼‧布朗提到的:「勇氣來自於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透過看見自己的不完美,進而體諒、包容他人的不完美,真實地展現自己,親密感就會自然發生。

 

 

 

很多時候,當我們無法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會隱藏、會偽裝、會擔心,越想追求表面上「完美的自己」,反而會離真實的自己越遠,並影響與他人建立真正親密的關係。

 

我希望學員在這堂課裡,除了覺察與看見,也能發展出實際行動,發掘身邊的資源,進而找出內心的答案,所以在課堂尾聲設計了「理想的親密關係花園」手作活動,讓學員運用各種看似不相關的媒材發揮創意,呈現內在真實的渴望。

 

其中一位單親媽媽學員,即將擁有女婿作為新的家庭成員,她運用了大小不同的心型和緊鄰的兩座屋子的圖案,將彼此圈在一塊,傳達她對於這個家將從兩個人變成三個人的期待,以及她想與女婿如母子般相處的真誠。

 

最後再邀請學員透過藝術牌卡來思考下面四個問題:「我目前與這個人的關係像什麼?」、「過去我曾為建立這個期待的關係花園做過哪些努力?」、「為了建立這個期待的關係,我發現我有哪些資源?」、「我願意為這個親密關係付出哪些努力?」,引導學員進一步檢視,我們可以有哪些選擇、如何展開落實理想的第一步,並為自己立下改變的承諾。

 

 

或許無法立竿見影,但當我們開始練習正視不夠完美但真實的自己、以愛來建立與他人的親密關係,快樂的花朵必然將在你我的內心綻放。

 

陳韻琴/口述 陳姵穎/採訪整理

圖片提供:
更快樂實驗所Happier Lab

陳姵穎

陳姵穎 http://peiying0608.blogspot.tw/

文章 35

始終相信文字具有感動人心的力量,而「書籍是人類最偉大的信仰」。 還有力氣就要去旅行,想感受這個無邊的大千世界,同時了解台灣這座島嶼。 沒有成為攝影師的天分,但依然喜愛用相機捕捉細微而美好的瞬間。 偶爾寫寫作,還在摸索屬於自己的音頻,繼續嘗試各種可能,期許自己能漸漸從小寫的writer逐步走向大寫的Write。

陳韻琴

陳韻琴

文章 1

在公部門從事法律事務工作二十餘年後,決定為自己人生尋找轉折點,出國攻讀領導力碩士學位。2010 年進入人生另一旅程,進入企業教練專業領域,為自己展開別有意義的人生第二旅程。從過去「以事為本」模式,切換至「以人為本」的助人工作。目前擔任領導力與生涯轉換教練,幫助客戶在職場上成為卓越領導者,也能領導自己,在人生下半場創造有意義的綻放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