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在扯女人後腿?
by 曾寶瑩「FB互加一下」、「FB聯絡喔~」……坐車、走路、排隊,在手指間流動的手機畫面,十之八九是FB。
在亞洲,台灣是FB使用率最高的國家,也算另類台灣之光。
來玩個想像遊戲!如果妳天天玩的FB,某一天發了一封邀請函,邀請妳成為公司的一份子,妳會接受嗎?
當然,妳已經確認過,那絕對不是一封詐騙信,也親自走訪了FB辦公室,見過人事經理,他對妳再三擔保,那是一份正式的工作邀約,他們希望妳能出任FB台灣區營運長、甚至是亞太區總監,妳會馬上說:「YES!沒問題!」或是「請讓我考慮一下?」或者「抱歉,我恐怕無法勝任。」
機會來了女人要怎麼辦
我把這想像遊戲,拿來和同事、朋友和學生玩,結果回答OK的,大約有六成:「FB耶!先答應再說阿。接著再談薪水,天上掉下來,怎麼可以錯過!」但身為女人,我得很遺憾地說,六成的yes裡,女人只佔了一成,男人則佔了五成。但真正的比例是,男人百分之百都接受了這份工作,而女人只有百分之十願意面對挑戰!問五個男人、五個女人,男人五個都說要,女人說yes的,只有一個。很顯然,女人和男人相比,確實比較不能「挺身而進」!
《挺身而進》是Facebook全球營運長雪柔‧桑德伯格的著作。她寫這本書,不講企業管理,也不講商業經營,她想大聲呼籲的,是關於女人該如何「挺身而進」。她在書中羅列一堆親身經驗,訴說自己曾如何無知無覺壓低姿態,不願挺身而進,和男人一較高下。就像上面的想像遊戲,男人們總是可以高舉雙手,理所當然的說YES!然後再跟公司爭取資源,協助他面對工作挑戰。而女人卻會先把手藏在背後,心裡想著「我能勝任嗎?」扯女人後腿的,很可能就是心理學裡赫赫有名,專屬於女人的「成功恐懼」。
心理學家Honor在1972年發現,在競爭環境中,女人因為擔心成功可能會讓她們被排擠,變得沒有女人味,因此沒人愛或嫁不出去,而不敢競爭。這個發現,在當年激起許多女人的戰鬥意識,讓她們勇於在職場上積極奮戰,大力提升了女人的職場地位和待遇。但是非常、非常遺憾的,到了2013年,雪柔營運長發現,女人還是會在成功路上,默默地扯自己後腿,「成功恐懼」讓女人依舊是職場上的弱勢族群。就像2013年3月,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超過半數的女性工作者知道,自己的薪資和男同事相比,確實是「同工不同酬」,但卻只有極少數曾爭取合理薪資。除此之外,因為結婚生子而改變職涯計畫的女人,比例也高達八成,她們沒有嘗試改變工作環境,也沒有要求老公,為孩子做出犧牲。
拋開恐懼 挺身而進
女人在退讓之前,如果能夠挺身而進,就可以在績效考核的時候,依據工作表現爭取加薪;在結婚預備懷孕的時候,提出懷孕工作方案,和主管溝通討論,展現工作野心。就像雪柔營運長大聲呼籲的,女人的工作能力和男人不相上下,甚至擁有比男人更好的談判協商能力,只要能拋開「成功恐懼」,在每個機會點上挺身而進,女人值得擁有比現在更好的工作條件。
「如果你無所畏懼,你會怎麼做?」這句話讓雪柔營運長,生出無比勇氣,讓她跨過職場上無數的難關與考驗。面對「成功恐懼」,要做到無所畏懼,就得先認清,自己有哪些「成功恐懼」,再逐一調整、各個擊破。做好準備,下次機會來敲門,問問妳要不要成為FB營運長,妳才能毫不猶豫高舉雙手說:「SURE! OF COURSE! 談談薪資和工作條件吧!」來,花個五分鐘,自我檢查一下,妳是不是正被某些「成功恐懼」絆住手腳呢?
衝破六大「成功恐懼」自我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