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穩單調之療癒(系列之19)
by 夏瑞紅球鞋摩擦水泥地,一步步劃過窗外簷廊。伯父正出發去散步,那是清晨5:30。
摩托車長驅直入,引起一隻狗狂吠,另兩隻接著隨興助陣。送報生來了,那是早上6:30。
下田歸來的卡車駛進曬穀場邊的車庫,手剎車鏗一聲拉起,那是上午10:00。
鍋鏟瓢盆爐火各就各位,開始日常例行合唱,那是上午11:00。
人人丟下世界去睡覺,四周一片靜悄悄、懶洋洋,那是中午12:30。
叔父推出小茶車和幾把椅子,曬穀場中央響起水沸的汽笛,固定出席「座談會」的兄弟和鄉親陸續現身,那是下午3:30。
「少女的祈禱」從村尾由遠而近,垃圾車駕到,那是下午5:00。
「風中ㄟ玫瑰,慢慢ㄚ開,惦惦ㄚ水……」連續劇主題曲開唱,公婆準時守在客廳電視機前,那是傍晚6:00。
天空交響樂團所有鳥兒都下班了,換青蛙昆蟲接替負責演奏大地組曲,那是晚上7:00。
星空下,堂弟抽完最後一根菸,關起祠堂大門,蒼老的檜木栓隨即發表一段樸實的謝幕詞,那是晚上9:00。
這就是小村老三合院裡平穩單調的生活節奏,光是當下聲響就能老實報時。

都市醒得晚,醒來就衝鋒陷陣趕時間,讓人常自奔波中猛抬頭大吃一驚:這麼晚了?但在小村卻恰恰顛倒,早起做了一串家事,還去散了步,然後「飯食已訖,所作皆辦」,一看鐘──啊!還沒八點?
十一點半前備妥午餐,一點前清理廚房完畢,躺在大通舖繼續翻翻上午沒讀完的書,南風徐來,花窗簾搖晃兩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下午跟班下田打雜,六點半前備妥晚餐,到八點左右,裡裡外外都收拾好,澡也洗了,夜幕低垂,整村子人車貓狗都安安靜靜,全世界都準備打烊了。
在這沒有7-eleven的小村無須努力練習早睡早起、睡午覺,因為,那可不是天經地義?
而這時都市裡華燈初上,很多人剛下班或剛要找餐廳吃飯,馬路上熙熙攘攘,五光十色的夜生活才正熱烈登場。
任職報社後期,一度夜裡難以入睡,但早已習慣黎明即起、又沒時間午睡,以致身心俱疲,連吃飯都累得沒胃口。那時曾渴望嚴格執行像阿兵哥一樣的規律作息以調整生活,偏偏報社工作常有突發狀況又分秒必爭,一篇稿子一張圖片卡住就像警鈴大作,掐著人非得立刻處理不可,什麼規律都得踢到一邊去。
我曾試過各種辦法力圖改善失眠,但效果有限,沒想到回小村沒多久,竟忘了煩惱睡不著的問題,因為每晚躺下去還來不及煩惱,我就睡著了。
哪料到我求之不得的「阿兵哥一樣的規律作息」,就在小村的平穩單調裡實踐了。由於曾經慌亂虛脫,我才能體會這生活節奏給了我多大的保護與祝福,讓我彷彿在突來的人生風浪中抓到一塊堅實的浮木,不至倉皇滅頂。
回憶過往,我想我一直活得很緊張,只是久而久之成了習慣,自己渾然不覺。緊張是什麼?與其說緊張是不知或不能放鬆,倒不如說是因為看得太重,所以不願或不敢放手。
練習放鬆大抵是含著糖衣而已,徹底看輕才算吃到糖衣下的苦藥。看輕所以提得起,提得起所以放得下。
而我到底曾把什麼看太重?又為什麼放不下呢?那可能不是某個東西,而是複雜的慾望與恐懼糾結而成的一團莫名其妙的怪物。
也許就這樣默默在小村過日子,那些緊張便會一片片鬆脫、一層層解散,到那時我自然知悉什麼本不屬於我,也才能抽身將那怪物看個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