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真實的對面,都有上百個的謊言-世越號事件,一個官僚殺人的悲劇

by  馬欣

「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告訴大家根本沒有進入船內搜救的真相,愈是高官愈是站在麥克風前面油嘴滑舌。」一個等不到生還者的家長說。

 

發生在2014年的韓國「世越號」船難,或許很多人已經逐漸淡忘,包括韓國人自己可能變得相對沉默,但這件巨大災難發生後,除了沉在海底的三百多名師生外,受害者仍不斷增加,諷刺的是,這些「受害者」卻是當時冒險潛水進船內尋找罹難者的民間潛水員們。

 

 

一個潛水員之死,讓不見光的集體悲劇曝光

 

早就過了黃金72小時救援時間,官方與海警潛水員沒有人真正進去深海船底搜救,只等待民間人士憑著一股良知進行長達三個月的潛水搜尋,而那群民間潛水員之後不是因身體重殘入院,就是因業務過失遭審問,甚至自殺,由他們背負著不名譽的罪,「世越號」船難到底背後藏的到底是什麼真相?經過三年之後,終於有人將當時民間潛水員背負的真相曝光寫成報導文學《謊言:韓國世越號沉船事件潛水員的告白》,並正籌資要拍成電影。

 

當時這群民間潛水員,因救災搶時間,沒有人想到要跟政府簽下保障自己權益的合約,就這樣潛入以海流湍急著名的「孟骨水道」尋覓受難者,在深海潛水界,「孟骨水道」是被稱為在那裏潛水一天就等於耗掉一個月生命般的危險地帶,但海警潛水員並沒有潛入船內,僅是協助民間人士進入那狹小變形的船艙內,在黑暗深海中搜尋遺體,因沒有裝屍袋,他們就這樣必須與屍體這樣臉對臉地緩緩回到海面上,無法避免與死者肌膚與氣味的接觸,如此30名搜救人員在狹小的駁船上度日,沒有床,全都睡地上,無法與海警一樣住在寬敞的潛艦。

 

在惡劣的搜救環境中,他們開始發惡夢、出現幻覺,且駁船上沒有醫生,只有物理治療師,做基礎按摩後,讓他們忘記身體疼痛,繼續潛水忍受身體無法承受劇烈的海流。

 

不能說的秘密,媒體製造假新聞誤導

 

這故事是由一名潛水員揭發,因為他們裡面有人被控業務過失,三個月後,必須以殘破的身體出庭接受審訊,「潛水員是沒有嘴巴的。」書中一開始就提起這個守則,但當他們不知道政府派他們去「救生」,還是「送死」時,他們的嘴巴必須打開來了,即使當時民眾接受三個月媒體的疲勞轟炸,已經沒有人要聽。

 

 

而在他們搜救的當時,也鮮少有新聞報導他們,這件事的報導被誘導到另一個拍攝屍體與家屬哭泣的煽情方向。

 

卡夫卡有一本書叫《審判》,主人翁K在某一天莫名被捕了,他要申訴,但面對整個官僚體制,接受長期的審判,他卻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麼?這本小說卻真實發生在「世越號」潛水員們身上,一名潛水員在每日至少三次搜尋的過程中意外死了,必須有人出來扛罪名,政府就將矛頭指向其他過勞的潛水員(因為之前根本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存在)。

 

這驚悚程度接近一個恐怖的床邊故事,但不幸它卻是真實的。

 

只要釋放一個「謊言」,就可以讓「真相」鞭長莫及

 

當權者如何用「謊言」殺人?其實比你想像中要容易,無論掌權者有可能只是魁儡領袖,或是它背後有財團,「世越號」這事件發生至今,真相仍是無解,當時掌權者朴槿惠儘管已因收賄、濫用職權入獄,但「世越號」救災不力的責任仍無官方承擔,只有一批批民間搜救者當代罪羊。

 

而那群民間搜救人員,都因嚴重的「減壓症」無法再潛水,失去了生計,迎來的是出入法院,以及漫長的復健。

 

 

此時,只要釋放一個「謊言」,就可以讓「真相」鞭長莫及,比方對外誇大撫恤金的金額,而因潛水員不符合法案中的「受害者」,其實並沒有得到應有的賠償。

 

「政府應該不會這樣對我們吧?」是嗎?

 

「政府應該不會這樣對我們吧?」我們都這樣想吧?曾經光州血腥鎮壓事件的受害者這樣想;進入「孟水骨道」的救援者也這樣想,而「世越號」受難者的家屬應該也沒想到政府會在黃金救援期間閒置救生設備,只是等待民間救援,而遺棄了他們的兒女。

 

而民間救援者也被要求簽下保密協定,是為哪一方編織了遮羞布?錯放消息,犧牲百姓,保密至此?此件事情看似落幕,卻呼應著曾被掩蓋的光州悲劇,持續就激發韓國影視界不斷拍出喚起社會良心的作品,如《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秘密森林》、《Argon》等,「世越號」累積的民怨,也是去年韓國民眾走上街頭反對朴瑾惠繼續執政的原因之一。

 

一件重大災難發生後,最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只生離死別,而是那伴隨災難而來,一連串被刻意扭曲與荒謬化的現實。只要有心者放出一個謊話,讓民眾產生矛盾,認為「夠了吧!」「該拿到錢了吧,還要過日子呢!」,真相就會變成啞巴,謊言就會成為共識,我們誰都可以變成卡夫卡筆下捲入「審判」漩渦中的「K」,「世越號」事件正隨著海流,這樣無盡拍打地說明著。

 

 

你也會想看:

當工作的代價是失去乳房-勝訴之後,RCA工人沒說完的故事。

「意氣用事」弄髒手幹活 吳音寧憤怒搖滾救溪州

日本電影冷靜戳穿泡沫經濟裡的階級 走向真實不再盲目

 

圖片提供:
VisualHunt

馬欣

馬欣

文章 80

在娛樂線工作二十年,持續觀察樂壇動態與採訪樂界人士。曾擔任金曲獎、海洋音樂祭評審等,文化評論與專欄文字散見於《中國時報》、《GQ》、《VOGUE》、MTV中文音樂網等媒體。著有《反派的力量》,對閱讀、音樂、電影有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