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9:五百年的Lifestyle寶典
by 馮宇在一些設計講座中,很多朋友常常問我一個問題:「平日的創作靈感由何而來?」,我的回答是「文化」。盱衡未來,文化創意產業是國家重要的經濟發展戰略,台灣特殊的歷史背景,讓我們擁有更加包容與彈性的文化觀,台灣人能吸納日本的優點,也接收歐美的長處,然而最重要的養分,我認為仍要以中華文化為基底,融合各方,圖以開創台灣在世界上的文化定位。
中國的生活美學品味,於晚明(16至17世紀中葉)達到了最高峰,受惠海上貿易暢旺,中國成為全世界最富裕的國家,社會安定發展,奠定極高的物質水準,其中文人更是扮演著引領生活潮流的旗手,可惜明朝後期的皇帝普遍荒政,黨爭嚴重,這群文人無力於廟堂黑暗與宦海失意,遂以一種潛世的姿態,將身心力投入到各種文化賞玩之中,追求極致的心靈與感官體驗,藉以疏離現實並凸顯自我與他眾的不同。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文人們彼此鑒物審美、精進交流,逐漸形成一種獨特的「品賞文化」,以現在的用語,就是取得「lifestyle」話語權的「生活玩家」,他們崇古鄙俗,將「閒、雅、古、隱」的審美標準,落實於狎遊、享樂、交誼、創作、起居之中,甚至著書流傳,抒發鬱鬱壘塊,心志暫得救贖。
在眾多講述與營造生活品味的諸家大作中,由文震亨(1585年-1645年)所著的《長物志》(長,音ㄓㄤˋ)是最能反映當時文人生活美學的代表。文震亨,是「吳門四家」文徵明(1470年-1559年)的曾孫,他生於明神宗萬曆年間,這是明由盛轉衰的歷史關鍵,也是最頹敗浮華的年代。簪纓世族的文氏一門,活躍於最富庶繁華的江南蘇州,經四代積澱至文震亨,其品味格局、美學造詣自是脫逸拔萃,為對抗當時世俗崇尚的奢靡富麗,文震亨所標舉的「雅緻高潔」更顯一新,使得《長物志》成為當時士人爭相企及的準則。
《長物志》顧名,有身外餘物之意,取自《晉書》〈王恭傳〉:「恭曰:『吾平生無長物。』其簡率如此。」,書名點出這些「lifestyle」本質上的無關緊要,但卻又是文人精神生命的寄託重心,不僅淡泊曠達,並略帶自嘲。《長物志》成書時間至今仍有眾說,大致約在天啟至崇禎年間(1620年-1611年),全書十二卷,以園藝為中心,涵蓋:室廬、花木、水石、禽魚、蔬果……等五志,另作七志:書畫、几榻、器具、衣飾、舟車、位置、香茗。放在今天來看,就是一部集合建築、家飾、飲食、藝術、設計、工藝與時尚的文化百科全書。
文震亨精善園林修造,因此《長物志》的首篇〈室廬〉即在介紹居住之方,原文如下:「居山水間者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吾儕縱不能棲巖止谷,追綺園之蹤,而混跡塵市,要須門庭雅潔,室廬清靚,亭臺具曠士之懷,齋閣有幽人之致。又當種佳木怪籜(ㄊㄨㄛˋ),陳金石圖書,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歸,遊之者忘倦,蘊隆則颯然而寒,凜冽則煦然而燠。若徒侈土木,尚丹堊,真同桎梏樊檻而已。」
室廬就是生活空間之意,中國傳統思想深受儒道禪的影響,中庸、無為與本心彼此融合,尊尚「道法自然」,認為一切人造均無法超越自然,因此居所以山水林野為上,即便屈身市區,也要注重環境清雅,古人喜建「亭臺閣榭」,廣植老枝怪竹,以「橫斜疏瘦」為貴為美,同時陳設金石圖書,追尊高古,將神往的自然山林,收為桌案一方,神遊其中,藉此寄情,將住家轉化為時間與空間的「庇護所」,暫離世俗世界,陶冶心靈,同時又講究冬暖夏涼,讓主客遊人浸淫閒隱,流連忘返。文震亨在文末話鋒一轉,忍不住酸諷時人追求富貴、華而無當的居家風格,這種房舍實與牢籠無異,我們隱約能看出隱藏在文人心中那股高傲的優越感。
現代社會重視生活機能,不是人人都可居於山野,但我們同時也嚮往大自然的平淡樂活,對於俗艷裝潢不敢苟同,讀完《長物志》的〈室廬〉篇,大家是不是對於五百年前的古人有著奇妙的共鳴與佩服,《長物志》所闡揚的審美觀,均圍繞在「雅」的觀念上,並藉助具象與抽象對嚮往自然的意識投射,正可滿足現代人渴求的心靈情懷,「以器追道」、「物我合一」,這種物質與精神的二元平衡,也正是中國美學品味的核心脈絡。時代流變,《長物志》所述內容條件,在現代可能難以盡善俱備,我們若能掌握其所闡述的概念原則,仍具有承先啟後的教育意義,也是絕佳的中國生活美學入門。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