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選片 《山川壯麗》了嗎?捏麵工藝新生:黃勻弦的偶動畫導演路

by  游婉琪
「原生、傻氣」的黃勻弦,反而讓身邊的同行總是替她捏冷汗,進而提供協助,這樣的善意她謹記在心,並願意培育更多心血投身產業。

「一開始從沒想過我會成為導演,其實內心一直在等著失敗的那一天。」談起這段從承襲家業到踏上影像創作之路的歷程,黃勻弦的笑靨發出閃閃動人的光芒。

 

偶動畫的起點

 

自幼生長在彰化的她,因為父親是地方上的捏麵老師傅,打從六歲起,黃勻弦的童年回憶裡頭,充滿著在廟口賣捏麵人賺學費的點滴。擺攤生活不易,黃勻弦坦承,曾經有段時間,她與哥哥黃元岳其實很排斥捏麵人這項傳統工藝。

 

殊不知,到了大學以後,在選擇畢業製作主題時,自幼承襲的捏麵技術,讓黃勻弦選擇以偶動畫作為呈現方式。她表示,和國外偶動畫影片習慣以直接開模或3D列印相比,台灣因為影像產業市場小、成本低,工法邏輯上只能以純手工方式來製作偶動畫,平均每12到24張照片才能成為1秒,換算下來,一天只能製作出3到4秒的時間。

 

也因此,黃勻弦笑說,當自己傻呼呼的投身偶動畫產業,第一部影片「巴特」就花了三年,對她的身心而言,「簡直是一場災難」。即使如今已經在這條人力高度密集的艱辛路上走了11年,偶動畫短片仍然無法輕鬆獲利變現,工作室收入來源多半以影片授權公播影展為主。

 

 

過程中,黃勻弦回憶,自己曾經跑創意市集賣公仔、到百貨公司兼差,心情無悲無喜,也不太願意和家人提及過多細節,就連母親也總是玩笑對外人說:女兒在台北天橋撿紙箱。這樣的經歷也讓黃勻弦每當有機會受邀到校園演講時,總會不忘提醒學生們,好好珍惜在學校裡頭不必考量現實生計的單純創作時光。

 

或許是傻人有傻福,看著黃勻弦勇闖偶動畫領域,生命中的貴人不斷出現。黃勻弦舉例,一名幫公共電視台製作節目「水果冰淇淋」偶動畫的前輩吳彥杰就告訴她,可以向政府申請輔導金,不要傻傻自己悶著做,等資源到位後再開始。

 

結果,黃勻弦以初生之犢不畏虎之姿,第一次申請就中選,也因為拿了政府補助,有了結案時間壓力,不像過去可以緩慢創作,讓她開始陸續產出《當 一個人》等作品,更在2018年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肯定。

《當 一個人》獲得第55屆金馬獎「最佳動畫短片獎」,此部偶動畫描述獨居老人面對社會變遷的情況。


「有腦筋的人都知道投入這行很愚蠢。」黃勻弦謙虛表示,自己是直到入圍了第一屆金馬獎動畫短片後開始接觸影展,才真正知道「做影片」是怎麼一回事。但也正因非科班訓練出身,黃勻弦「承接了許多來自陌生人的善意」許多導演、製片主動給予她許多建議,讓她可以從錯誤中修正、學習,產出更好的下一部作品。

 

沒有敵人,傳承才能走更遠

 

黃勻弦表示,從小,自己的在校成績很差,屬於「一半被社會放棄」類型。不像許多知名導演有機會出國鍍金,處於「原生、傻氣」狀態的她,反而讓身邊的同行總是替她捏把冷汗,進而願意提供各種專業協助。

 

這樣的善意黃勻弦謹記在心,在發表巴特之後,工作開始招收實習生與年輕人,並採取雙導演制,給予新人更多機會參與偶動畫的完整製作。她認為,動畫產業最根本源頭是人,沒有辦法單打獨鬥,停格動畫更是沒有敵人,「畢竟大家都一樣慢」,只能透過培育更多心血投身,才能有機會讓這一行持續傳承。

 

「很多人擔心我們死在半路上,但當我以放棄作為前提,失敗就沒有什麼好羞愧、後悔的」自幼因為家境不善,老早就吃足苦頭的黃勻弦,對於投身偶動畫領域的苦,反而有著比常人更高的容忍度。對她而言,自己既沒有包袱、也可以吃苦,「成功當作賺到,失敗也不會怎樣。」因此,每當有人問及,如果這條路走不下去怎麼辦?黃勻弦總是帥氣回答:「那也不會世界末日啊!」

 

開始闖出一番名堂,慢慢進入舒適圈後,習慣吃苦的黃勻弦反而沒有就此打住。她笑說,「不知道是機緣還是自虐」每當自己完成一項「實驗」,又會有新的挑戰出現,像是冥冥之中有股力量,拖著她離開舒適圈,持續往未知的前方挑戰。


捏出屬於台灣的故事

《山川壯麗 Little Hilly》劇照。
於是,從短片到MV,又從MV到VR,黃勻弦在最新作品《山川壯麗 Little Hilly》中,將家庭功能失調的國小生小山比喻成台灣,賦予偶動畫影像創作更深一層意涵。她表示,這樣的創作理念來自於與一群來自35個不同國家外籍導演到法國參訪時,發現在國際的舞台上,外國人不僅重視多元的價值,更好奇專屬於台灣特色的故事。

 

那趟法國參訪之旅中,黃勻弦曾問策展人決定入圍作品的標準為何?當時策展人告訴她三大原則:一是卓越的技術、二好的故事、三對人類有影響的作品。這三項原則一直到今天,仍深深烙印在黃勻弦腦海中,提醒她好好的透過捏麵人說出台灣的故事給世界上更多人聽。

 

正如同黃勻弦工作室的座右銘:快做快錯、快改再做,當台灣產業發展多半以代工為主,凡事都想向國外取經,結果只能永遠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失去了超車的可能。她期許未來台灣有更多傳統產業能夠如捏麵人技術轉型成為偶動畫般,由內而外紮實研發,不斷從各種跨界嘗試中累積經驗,最後脫殼重生,成為展翅高飛的彩蝶。

 

同場加映

八零年代女性自覺,李美彌:更想爬梳的是人性「情感」

探索自我的幻形共生——專訪女性影展主席王君琦

 

2021第28屆台灣國際女性影展|2021.10.15 – 10.24

購票資訊:http://www.wmw.org.tw/tw/category/161

圖片提供:
旋轉犀牛原創設計工作室

游婉琪

游婉琪

文章 37

游婉琪,花東新移民,曾任平面媒體文字記者,恢復自由之身後持續爬格子,目標每天都更靠近山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