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書房 一片布衛生棉的革命,高山上的新月亮運動

林念慈:現今的時代下,我們必須合作,而非競爭,理解彼此是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大家一同共好共存

林念慈,二十九歲離開工作七年的NGO,卸下國際志工發展工作的角色,在尼泊爾創立了棉樂悅事工坊,工坊以梵文Dharti Mata(大地母親)為名,希望邀請女人重新與大地母親連結,與自己的內在循環(月經)連結。

 

染坊工人們正在熬煮著茜草根部的草藥,染缸逐漸浮現出粉橘的色澤,這時再將線紗浸泡至茜草染汁中反覆熬煮,等待線紗完全轉換為美麗的粉橘色系,再將染過的線紗完全展開,晾在陽光底下;風乾後,染坊婦女們將線紗紡成線球,套在傳統紡織機上經緯線的位置,織布工人開始手腳並用,有節奏地展開織布工作,在達咔達咔聲中,織布工人依循著規律且熟悉的節奏,自然地哼起歌來,一尺尺的有機棉茜草染布料由此誕生—這些珍貴的手工布料將做為「棉樂悅事」工坊的布衛生棉接觸面使用,這是來自印度鄉間的有機棉線紗、結合尼泊爾傳統織染技術所產出有溫度的布料。

 

 

我穿梭在加德滿都傳統熱鬧的布市集中,眼光迅速瀏覽一間間五顏六色的布店,傳統印刻花布用堆疊的方式排滿一整面牆,通常布店會有一名工人,隨時拉出或翻出你喜愛的那塊布,在找到你愛的那批花布的同時,上方的布堆就會被推倒在地面上,瞬間地面堆積著好幾百碼不同花色的布料,有時還需脫掉鞋子爬在布堆上選花色,最後在布海中雀屏中選的花布,或刻印著傳統的圖騰、或有著迷人可愛的花樣,將用來作為布衛生棉的設計花色,期待能生產出讓女人喜悅且開心的布衛生棉。

 

在生產布衛生棉的同時,也產出許多剩餘的邊布及零碎的布料,某次在村子裡看到阿嬤們收集塑膠袋,然後結合乾燥的玉米葉,手工編織成精美的坐墊,驚嘆不已!

 

這啟發了我將碎布再利用的發想,我們將碎布材料編織成坐墊及廚房用的隔熱墊,同時,布衛生棉裡層的鋪棉剩餘布料,也能提供給製作棉被的工人,工人會將鋪棉布料打散成棉絮再生成新棉被,透過這些再生利用的行動,也讓工坊進一步朝向零浪費的階段邁進。

 

跟著NGO一起將布衛生棉送上喜馬拉雅山

 

創立棉樂悅事的初心是想要前往喜馬拉雅山區偏遠的村落推廣月經教育及布衛生棉使用,這些深藏在海拔約三千—四千公尺山區的藏村通常不易到達,居民們多是過著與世隔絕的純樸生活,多半需徒步入村,除非請挑夫背上山,要不然,很難取得外來物資。

 

該地區的婦女們也沒有穿內褲的習慣,經期來臨時多半是多穿幾件褲子,讓經血被吸收,然後再清洗褲子。從二○一五年尼泊爾大地震之後,工坊陸續接到來自NGO/INGO 的訂單,其中一個組織將布衛生棉搭配其他清潔用品包裝為女性生理衛生組合包,組合包裡有肥皂、內褲、布衛生棉三片及使用說明書。

 

近年來,我們協助各個組織生產了共上千片布衛生棉,透過國際組織合作,運送至尼泊爾喜馬拉雅北部山區的Gorkha 區及西北方的Jumla 區,該地區靠近西藏邊界,生活條件較平地艱困。

 

我們無力前往這些高山偏遠地區,但有幸可以與理念相近的組織合作連結,為高山婦女衛教計畫生產布衛生棉,透過組織合作發揮在地深耕的力量,一起合力將「女性月經教育」和「布衛生棉」送上喜馬拉雅山。

 

 

尼泊爾男性力量的角色與支持

 

在尼泊爾所經營的布衛生棉社會企業能夠展開並延續至今,衷心要感謝許多男性的支持與認同。打從一開始的第一場村落女性衛教,就是因為村長的一句話:“I am ready to help you, because it is good for my wife, my sister, my daughter, my grand children! Why not?”(我已經準備好要幫助你了,因為這對我的太太、我的姊妹、我的女兒、我的孫女都好,何樂而不為呢?)

 

由於在尼泊爾的領導階級及重要決策角色都是以男性為主,若要舉辦一場衛教計畫,或婦女們是否可以出外工作,包含家裡經濟的掌控權,多半是由男性主導,所以,工坊的婦女們能否擁有這份工作,首先需要尋求家中男性成員的同意。

 

有趣的現象是由於工坊建立在樸門有機農業教育中心,不時會有許多來自尼泊爾各地的農夫來此參訪與學習,許多男性一來到工坊,發現是做月經教育及生產布衛生棉,臉上先是出現疑惑的表情,同時表示他們知道老婆每個月好像會流血,可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因為從未有人跟這些男人們討論過月經的話題。

 

經由工坊成員細心解說,分享布衛生棉對於環境及女性身體的好處後,這些男性農夫們終於解開心中長久的困惑,不約而同地採購布衛生棉作為紀念品要送給老婆,這項男性採購布衛生棉的創舉,特別讓工坊婦女們覺得驚喜與振奮,有一次甚至創下單天上萬盧幣的銷售業績,透過正向的對話,這些禁忌的話題被打開了,唯有在教育與理解後,才會有改變的開始。

 

在尼泊爾每銷售一片布衛生棉,我們都積存五盧幣至工坊的月經教育基金,每年選定特定村落或學校免費進行月經教育及贈送布衛生棉組合包;透過工坊婦女前往村落進行解說推廣,讓生產端的員工慢慢成長為教育推廣者,這是我期望達成的女性賦權。

 

原本那核心的母性力量與創造力一直都在,我們需要給予的是溫暖的空間與陪伴,邀請女性展現出她們的自主力量,在現今的時代下,我們必須合作,而非競爭,跳脫自我文化與種族的限制,理解彼此是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大家一同共好共存,快樂並有意識地生活著。

 

 

(本文為節錄,詳見《女,走往身體的朝聖)

 

        名:女,走往身體的朝聖

        版:允晨文化

        林念慈

作者簡介

 

行旅於世界之中的女人,一年有五個月在尼泊爾喜馬拉雅山腳下工作與生活,因為創立布衛生棉社會事業而翻轉了自身的身心狀態,致力於女性賦權工作與環保正向經期運動。

 

2020年全球疫情後回歸臺灣母地,落腳於東海岸,在山海之間學習生命的歸零與創造。

圖片提供:
允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