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 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勇敢探索的李取中

by  李玉玲



2020年,新冠肺炎(COVID-19)肆虐,全世界關起往來的大門,但愛的傳遞並未因此停止。一項從英國發起的「Pay It Forward(把愛傳出去)」計畫,9月至年底,由台灣《大誌》雜誌(The Big Issue Taiwan)接棒展開。

 

下一個十年啟程,讓愛傳下去

 

Pay It Forward」計畫,去年由英國《大誌》與數位銀行Monzo發動,以「世界第一本可重複銷售的雜誌」為訴求,將過去由「無家者」(街友)在街頭販售的《大誌》,透過行動支付,以接力賽方式將讀過的雜誌賣給下一人。為期四個月的活動,參與專案的販售員收入成長了15%,創造1100英鎊額外收入,一本雜誌最高紀錄轉賣逾二十次,創新的模式在坎城國際創意節獲獎。





今年是台灣《大誌》創刊十周年,在國內疫情趨緩時刻,也與銀行業者攜手「把愛傳出去」。年底前,只要向參與專案的街頭販售員購買《大誌》,閱讀完畢找尋下一位有興趣的朋友,掃描雜誌內頁QRcode,以行動支付100元購買,其中的50元就會回饋給原始販售員,另外50元則做為《大誌》業務推展的工作費。

 

「把愛傳出去」想要帶來什麼改變?增加販售員收入、雜誌銷售不再受限時間與地點、透過購買完成社會參與……,還有一個台灣《大誌》創辦人李取中一直在探索的目標:創造紙本雜誌更多可能性。

 

李取中不諱言,從商業角度來看,「把愛傳出去」創造的營收或許微不足道,但靠著街頭販售、現金交易的《大誌》,十年來雖然培養了一批讀者,能夠觸及的族群還是有限,這項計畫結合數位金融行動支付,希望透過不同行銷模式和新世代消費者產生連結。

 

媒體探索之路的轉譯者



 

投身紙媒經營十年,除了取得英國品牌授權的《大誌》,2017年,李取中又創辦另一份報紙型態的《週刊編集》。《大誌》,以協助「無家者」藉由賣雜誌賺取收入的「社會企業」組織運作,在北、中、南部的公共運輸系統外圍販售;《週刊編集》則採商業經營,除了紙本,同時有數位版,接受長期訂閱,並在誠品、蔦屋、MUJI BOOKS及獨立書店零售。

 

雜誌、報紙;社會企業、媒體公司,身為兩份紙媒的執行長兼總編輯,不論市場定位有何不同,李取中的核心價值始終如一,他以梅爾維爾《白鯨記》冒險犯難的精神為標竿,形容自己是:在「數位潮流」裡進行媒體探索之路。

 

2010年創立《大誌》前,李取中在網路工作了十多年,曾參與「奇摩站」、「和信超媒體」、「樂多」等網路平台規畫與建置,2008年底,以部落格服務起家的樂多日誌推出「樂多新文創線上誌」,就是由李取中操刀,來自全球近百位作者撰寫電影、音樂、時尚、藝術等專文,每月瀏覽量達十萬人次。這個線上雜誌獲得網路金手指獎肯定,不過,李取中沒有在熟稔的網路世界乘勝追擊,而是重啟戰場轉向紙媒開疆闢土。

 

因為在《2535》雜誌讀到一篇英國The Big Issue《大誌》介紹,辦雜誌又能實踐社會參與,引起李取中高度興趣,花了幾個月時間深入了解台灣「無家者」現況、社福資源,以及辦實體雜誌需要那些投入與準備,做足功課後,2009年到倫敦和創辦人John Bird談下品牌授權,隔年,台灣《大誌》創刊。



李取中指出,《大誌》雖然是社企型態運作的街報,讀者如果只是認同理念而購買,不可能長久,《大誌》的社會性必須奠基在「好的質感」,讀者因為喜歡而購買。與其考量市場喜好,李取中更關注產品內容,從封面、內頁編排到報導內容,都有他對一本好雜誌的無限想像,創刊至今,陸續和聶永真、王志弘、李君慈等知名平面設計合作,獨特的風格曾獲得國際街報組織INSP最佳設計獎。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百業蕭條,李取中坦言,《大誌》今年銷售狀況確實下滑,但與英國《大誌》因為封城等禁制令,街頭販售停擺相比,台灣還可以如常運作,已屬幸運,隨著台灣疫情趨緩,下半年,《大誌》與《週刊編集》的行銷計畫將陸續展開,除了「把愛傳出去」,另一項英國《大誌》發動的「The Big Night Walk」城市夜走募款計畫,讓社會大眾體驗無家者深夜在街道的感受,適當時機也會在台灣舉辦。

 

重新定義報紙,傳遞新世代閱讀體驗

 

目前《大誌》每個月有2至4萬本的穩定銷量,已能自給自足,在紙媒不被看好之際,李取中有了更大的企圖心—辦報紙,2017年創立《週刊編集》。他認為,媒介,是溝通的方式,每個新媒介的出現,都會對既有媒介產生衝擊,對於媒介的看法也會改變。在沒有網路的時代,紙媒的功能要求「資訊」大過一切,隨著網路興起,訊息傳遞的管道更迅速、多元,紙媒相對弱化,這時就不能再固守,而是要檢視過去被忽略的特質,以新的結構或樣態重新操作。





「閱讀,是非常複雜的感知行為,從紙本、手機、電腦看一幅畫,感受都會不同。紙媒,有著數位無法傳遞的觸感;數位媒介,則不受版面、空間限制。」李取中認為,做為一個媒體經營者必須與時俱進學習新的技術,進而省思:還有什麼新的可能性。

 

李取中分析,紙本,因為沒有超連結,不必追點閱率,比較能完整呈現價值體系的溝通內容,這是紙本能做的事情。「讀者有選擇的自由,但在訊息紛亂的時代,不能期望每個人都是專業的『編輯人』,這時,媒體的角色就更顯重要。」李取中理想的媒體樣貌,要能提出對世界清楚的輪廓及看法。

 

「我是成長於沒有網路到網路化的X世代,面對環境的快速變遷,一邊抗拒著上個世代的價值體系,一邊尋找著未來的可能,努力從一個被舊有體制馴化的人,學習變成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X世代的李取中,從閱讀中覺知,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他想把對世界的觀察、世代交替的看法,透過他所創辦的媒體傳遞出去。《大誌》的內容取向是在鼓勵讀者去體驗世界,豐富自己的人生。《週刊編集》則希望提供讀者一份新世代的報紙。李取中指出:「我們必須重新定義報紙,將過往資訊傳遞的角色,轉變成價值的傳遞、感受的傳遞與理念的傳遞。報紙必須有能力將人們的注意力從虛擬世界中拉回到實體世界,再次感受到這世界的真實存在,並提供讀者新的視角,這就是週刊編集努力去做的事。」

 

他強調,太在意流量,會變成過於在意讀者喜好,但辦媒體並非為了迎合讀者,而是有想要傳遞的觀念。「在這個時代,辦一份報紙是件困難的事,超乎想像的困難。但困難讓我們謙虛、困難讓我們成長、困難也讓我們珍惜現在,即使是一件很小、很美的事。」





創刊三年的《週刊編集》已多次獲得國內外設計獎肯定,包括:2018年金點設計年度最佳設計、2019年金鼎獎新雜誌獎,並連續兩年得到日本Good Design Award BEST 100,被讀者譽為台灣最美的報紙。李取中花了三年時間打造高質感的「新世代」報紙,已經獲得認同,發行量如能穩定成長,目前一月一刊的《週刊編集》,將朝兩周一刊、最終目標:一周一刊逐步邁進;另一項從紙本跨越到數位的Podcast 廣播節目也在籌畫中。

 

做為一位編輯人,李取中的人生因為閱讀有了更多可能性和樂趣,也希望將這樣的快樂傳遞給讀者。他鍾愛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有一首詩《種種可能》,「我偏愛牢記此一可能—存在的理由不假外求。」(I prefer keeping in mind even the possibility that existence has its own reason for being.),是他多年來堅持的價值與信念。詩人艾略特(T. S. Eliot)所說:「我們不應停止探索,我們所有的探索最終將回到我們的起點,並第一次了解這個地方。」也如一道光,引領著李取中不斷前行。

圖片提供:
汪正翔、大誌雜誌、週刊編集

李玉玲

李玉玲

文章 80

大學念的是新聞。曾於平面媒體主跑藝文新聞多年,少了政治口水,多了藝術的活水。喜歡與市井小民的訪談,總能感受到民間泌泌湧出的旺盛創造力。記者多年的職業病,成了好奇寶寶,和人聊天時,不自覺會像在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