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resh台灣味 客製化友善飲食,是希望所有人都能開懷享用──竹北fifteen拾吾純植西餐廳

by  蔡惠民

認識Wendy之後我時常保持著關注,只因知道她從來不挑簡單的路走,跟緊些,肯定能發現驚喜。果不其然,從丹麥深造返台後,她加入位於竹北的fifteen拾吾純植西餐廳,擔任餐飲創意總監。短時間內,她入選綠色餐飲指南「2023年度最佳主廚」,並為團隊奪下有機友善食材運用大獎。這是台灣第一家結合豆乳工廠的蔬食餐廳,亦是行政院農糧署認證的有機之心美食餐廳。這樣的履歷別說竹北,就算縱觀全台,都是令人刮目的成績。

 

 

外界加諸的光環且放一邊,餐廳本身就抱有遠大的志向。「真食物、低廢棄和客製化友善飲食」是拾吾純植的經營核心理念,放眼目前的蔬食界,已經是天花板的高度。不得不好奇,是什麼樣的起心動念,讓他們決定開一家充滿理想的純植餐廳?創辦人陳明煜(Peter)接受採訪時提及開設餐廳的初衷,「我的專長是行銷廣告設計,經營純植餐廳主要來自另一半馮淘鑫的想法,她懷第一胎後胃口轉變,不再吃肉。從北京回台創業,便希望以純植餐廳為起點,聚集善良的人事物,讓周遭世界變得更好。」儘管有光輝燦亮的起步,剛跨過週年門檻的拾吾純植亦不乏掌聲,但挑戰仍是一波一波地來。

 

Peter表示,不論是營運、財務、行銷、研發及人事,各方面都還有精進的空間,但值得給自己拍肩按讚的是對經營核心的堅持與執行。開業至今,團隊從不因食材成本飆漲而妥協——堅持選用有機、不鬆動嚴謹的備料程序、拒絕罐頭半成品,而且供應鏈也獨鍾符合ESG的廠商——守護消費者健康的初衷始終如一。當然,豐滿的理想有賴現實的支持,好比主廚絕對是餐廳能否存續的關鍵。「有緣結識Wendy,從一開始的顧問到並肩創業,感恩有她的鼎力相助,拾吾純植有今天這樣的成績,她厥功甚偉。」Peter如此評價。

 

 

跳脫熟悉的台北餐飲圈,轉戰竹北,對Wendy來說也算是小小冒險。即便時間還不長,卻已收受不少震撼教育。「在這個高收入的科技新城,過往在北部慣用的行銷步數完全行不通。後來慢慢了解,需要換一顆理工腦,才能做好所謂的在地行銷。」Wendy坦承初始的行銷挫折,也直言獲得綠色餐飲指南的肯定注目後,開心之餘反而落入比較的泥淖,直到一位即將移居德國的常客M小姐一句,「拾吾純植是我遊歷四方,心中最棒的餐廳(The best in town)。」Wendy頓時明白,比起得獎,客人由衷的喜愛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她走上餐廳一途的原始信念。

 

比起一般蔬食餐廳,拾吾純植自有高規格的期許,一如正反銅板,有人視為限制,Wendy則視為挑戰。「我對限制並不陌生,甚至期待它的到來。不管是專案時限、預算,或客製化友善飲食,都是不同的限制。」她總是鼓勵自己和團隊,正因為限制才顯得與眾不同。談及客製化友善飲食,她則分享,「菜單上的內容已經是以無蛋奶肉、無添加物和植物肉為前提,如今再提供去除大豆、小麥、堅果和五辛等選項,是希望無論什麼樣的客人上門,都能至少找到一道可以開懷享用的料理。」

 

 

身為「吃原味」信徒的Wendy,只是單純地想把這個簡單概念分享給客人。於是她大量選擇日常可見的食材,組合風味和巧思,帶給食客顛覆成見的驚喜。目前的菜單瞄準當季,一年春夏及秋冬兩次大換菜;除此之外,近期也開始嘗試從常客的需求發想靈感——譬如供女性單獨用餐的菜品——比起一般菜單,這樣的設計更多點溫度和人味。雖然菜單乍看更新頻繁,但也有所謂的鎮店之菜,比如哈里薩香辣豆腐缽和綠女神燉飯,不同的菜品間各具氣場,為餐廳料理做了很好的風格定調。

 

率領團隊打理好餐廳、站穩腳步是當務之急,於此同時,面對未來的發展,老闆與主廚也有共識和盤算。團隊期許日後能投入純植物產品的研發,並與工研院合作使用益生菌技術,嘗試運用豆渣開發其他高經濟價值的食品,如純植起司、植物鵝肝等;甚至評估與日本代理商合作,在東京及北海道進行品牌授權的可能性。更進一步,希望將台中農改場最新育種的台中一號大豆在新竹地區推廣,將良田發展成有機村落,讓自然有喘息的機會,亦減少人類對地球的剝削及傷害。佇足竹北的拾吾純植,期盼能發揮更遠大的影響力。

 

 fifteen拾吾純植西餐廳

https://www.instagram.com/fifteen_cuisine_tw/

 

 

*原文刊載於《The Big Issue Taiwan 大誌雜誌》。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igissue.tw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bigissue.tw/

尋找大誌販售員|https://lihi.cc/U2DR8

 

圖片提供:
fifteen拾吾純植西餐廳

蔡惠民

蔡惠民

文章 7

魔羯座。截至目前為止的人生,僅從事過雜誌編輯一全職,兼職無數雜誌特約作者。偶爾會為擁有不計其數的興趣感到困擾,曾用盡洪荒之力求專精未果,如今學習感恩,日子因此從不無聊。 目前定居舊金山灣,生活泰半時間,右手拿筆,左手執鏟,不拿筆不執鏟時,要不鑽進後院荷鋤種菜,要不就在前往在地小而美農場及其路邊攤的路上。著有《裸食》系列食書三冊,新作2024春天上市 。 FB:Min的裸食廚房 IG : @minpi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