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這堂課|學生視野 性別無設限:跟著林乙華在山林土地中找到力量
by 鄭羽芳2001年2月14日,海外捎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有兩位二十出頭的台灣女孩,登上南美洲的阿空加瓜峰。李美涼、林乙華成為我國首登南美第一高峰的女性。
在出國爬山尚未盛行的年代,竟有兩位小女生獨自前往攀登世界巨峰。在此之前,他們兩人便就一同海外攀登。起初乙華跟幾位登山友人規劃前往中亞攀登七千公尺的高山,卻由於種種原因大家紛紛放棄計畫,乙華回憶:「那時候我就問美涼學姐,如果只剩下我們兩個人,妳還想不想去?她肯定的回答;去!」
1998年7月,他們兩人真的一同前往攀登位於吉爾吉斯坦的漢騰格里峰。「我不會去想說,因為我是女生,體力可能會比較怎麼樣。我想要嘗試,所以我就去計畫。」乙華並不因為身為女性就自我設限,也不認為「性別」會是目標能否達成的障礙。
生理限制能透過規劃調整
「如果已經掌握到自己的生理週期,我們就能擬定更合乎體能的登山計畫。」在山上,所有物資必須靠自己揹上山,考驗登山者的體能與意志。能不能上山,乙華認為我們要去了解自己的身體,以生理期為例,在血量多的期間,可以將行程節奏排鬆一點,讓身體有多一點的時間適應山上的環境。如果體質屬於經期來會經痛、體力明顯變差的人,在規劃時可以盡量避開經期預計報到的日子。
舉凡生理期、生育、更年期,女性生理會經歷比男性生理經歷更多的變化,「我們可能需要去調適心態,面對身體各階段狀態。」與年輕時相比,慢慢進入更年期後,乙華感受自身體能的差異,也因此,成為登山領隊時,她更能夠同理對方的需求。「要去注意,譬如說她為什麼需要找隱僻處花多一點時間上廁所,有可能是生理期的關係,需要衛生清潔。」登山是仰賴團體相互照顧的集體行動,作為領隊,乙華認為了解隊友的狀況並相互體諒,才能確保大家能夠一起平安上山、平安下山。
以自然為師:帶領兒童、青少年親近山
大學時透過登山認識不一樣的自然、證明自己的極限,而後,乙華進一步將經驗跟技術融入高山學的課程,將學習從教室帶至戶外,引導中小學生進入山林中學習。課程安排上除了登山裝備知識傳遞、鍛鍊體能,最重要的是實際帶學生上山。課程中,對於山比較不熟悉的孩子,常常會將大自然視為危險的、有距離的,心理上恐懼就逃避,或是設想過多而準備不必要的裝備。
乙華認為,學習要擺脫課綱式的教法,如果課程僅僅是一堂介紹裝備、講述規矩的課,就只會像是背誦單字,但學習只停留在表面。對此,乙華試圖先拉近學生與山林的距離,課程上要先去了解學生對山林的熟悉程度後,再從學生的生命經驗出發,去引導學生感受山。
「我們這堂課在學爬山,學的是走入山林。我們可以很生活化的來看爬山這件事。」比如在山徑行走時,腿痠就席地而坐地歇息,感覺到要下雨了就趕快穿上雨衣。以身體去體驗不同海拔的環境變化,用身體去學習,才能將經驗深化於腦海中。
在傳統的教育體制下,學生在學校按照課表上課,時間被切割成一堂堂數學、英文、體育,但在山上,學生則能透過只是單純、連續性的走路,在自然環境當中,學習與恢復人類很基本的、關乎生存的本能。
將山上的學習帶到日常生活
有一次,一起登山的孩子的心得分享說到,他在爬山時最懷念的,竟然是家裡的馬桶,在爬山以後才發現,原來平日習以為常在用的沖水馬桶,卻是如此方便、舒服的物品。乙華提到,正是在山上的體驗,讓學生開始反省,原來日常生活中的舒適並非理所當然。生活在便捷的都市,人類運用各種科技讓生活越來越舒適,但是對物質的慾望也隨之無止盡的擴充而不自覺,無形之間越加消耗環境的資源。
「把山上的生活方式帶到平地來,就是我現在的狀態。」登山可以讓人回到簡樸的生活型態,學習精簡與取捨要帶上山的物資,並且善用一個登山背包內的裝備,在山上度日。乙華認為高山學的課程能幫助學生審視物質需求,了解人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如何生存。
於此同時,也能透過山野教育,讓學生具體發覺重要的環境課題,我們造成哪些物質上的浪費,並且練習將珍惜環境的生活習慣帶回日常生活中。
閱讀世界,也了解自己
「有人認為好像女生一定要夠強壯才可以爬山,可是,不是一定要變成男生才是強壯,其實女性本身就很強壯。」乙華以自身的經驗為例,證明性別不該是框架,不用過度排斥地看待女性原本的生理特性,也不該以此產生偏見,認為女性做不到。
隨著年紀漸長、體能變化,乙華雖然已經不再像過去如此頻繁的爬山,但是她依然沒有離開過:「山林生活經驗不一定只有在山上,我現在的生活就像是在山上那麼自在。」過去到世界各地、崇山峻嶺登山所累積的經驗讓乙華對自己更加了解。如今的他持續在社大以及國小校園中,帶領大家親近山林,並且經營一塊農地,翻土耕作、生產作物,持續用不同的方式認識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