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生活 成為一座橋樑——專訪「聲音藏在」計畫發起人廖曉彤

by  陳姿樺 | 陳芷儀
永遠都不要怕怎麼開始,因為你只要發聲了,就可能讓另一個遠方的人,知道他不是孤軍奮戰。

身著紫色背心的手譯員,在每日舉行的疫情記者會中準時登場,無論是英語、客語、術語或新興詞彙,都能近乎無時差地翻譯的精湛表現,也讓作為國家語言之一的手語,開始被更多人看見。

 

而隨著疫情趨緩,疫情話題也成為表演素材,例如去年四月全民大劇團《中央流行藝情指揮中心》單元,模仿演出記者會的橋段,在網路上引起熱烈討論。

 

其中扮演手譯員的廖曉彤,因為精準打出趣味的手語引發關注。生長於聾人家庭的她是一位 CODA(Child of Deaf Adults,意即聾人子女);而那天演出,她的媽媽也在鏡頭背後,擔任她最親密又專業的手語顧問。

 

「手語就是我的母語」在表演中和自己和解

 

從小就喜愛表演的廖曉彤,在被星探發掘後,走上演員之路。然而,開始以表演為本職後,卻逐漸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與沒自信,「一開始是完全不知道表演要怎麼演,好像身上沒有什麼工具。」從未接受過專業課程的她,決定進入劇場訓練,隨後也真的在那裡找到解答。

 

在劇場,廖曉彤向內看,試圖爬梳自己的內心,「你要能夠演一個人,一定要先瞭解自己,才能去同理別人。」她才發現,自己的自卑感不只因為非科班出身,還有一部分來自原生家庭。

 

廖曉彤的父母皆為聾人,在外打手語時若是動作比較大、或發出部分喉音,往往會引起他人側目,「我小時候覺得好丟臉,都叫他們不要發出聲音。」外人的眼光,讓她和爸媽出門時常常選擇靜默、不對話。

 

直到接觸表演後,廖曉彤才慢慢地接受——自己的獨特性,正是來自於過往讓她自卑的原生家庭。


例如,一位經紀人曾說廖曉彤的眼睛會說話,她才意識到,非常注重臉部表情的手語溝通,在無形中給了她養分,「真的都要感謝父母,因為這些都不是妳自己會的,是父母給的。」;又例如在接受歌唱訓練時,原先怎麼唱都不順利,卻在老師提議邊唱邊打手語後突破了瓶頸。原來,打手語時的廖曉彤,最專注、最自在,「哇,手語就像是妳的樂器。」老師如此對她說。

 

一次一次,在表演中,由原生家庭而生的自卑不見了,那段成長經歷,轉換為如禮物一般珍貴的存在,廖曉彤也因此找到了全新的使命感與目標——成為聾人與聽人之間的橋樑。


聲音,可以藏在任何地方

 

從小熟知聾人困境的廖曉彤,總對社會中相對弱勢的族群特別敏感,也因此發願成為有影響力、能夠幫助他者的人。

 

可是,該怎麼做呢? 2018 年,一場為弱勢團體舉辦的話劇演出給了她靈感。表演尾聲,當眾人歡樂地合唱,台上的廖曉彤視線卻被一群背對著舞台的觀眾吸引,他們是正隨手譯員翻譯的歌曲內容舞動著身體的聾人朋友。

 

這時,廖曉彤突然意識到,儘管自己和身為聾人的父母朝夕相處了三十餘載,卻從來沒想過的問題——身為聽人能夠自由自在地享受音樂,那聾人呢?



仔細回想,廖曉彤才發現,其實從小到大,音樂從不曾在家中缺席。她看著爸爸買 CD、聽他洗澡時大聲唱歌,也看見媽媽受其影響,開始在上班時戴耳機聽音樂。只是,當這些音樂播放著,爸媽聽到了什麼聲音?他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感覺又是什麼?

 

甚至有一次廖曉彤看見媽媽在哭,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聽蔡琴唱歌而感動流淚,問她聽得懂在唱什麼嗎?媽媽說完全聽不懂,但就是深受感動。「每個人聽到音樂或是跟著唱歌,都會帶來快樂的感覺,我覺得(不管對聽人、聾人)這些都是一樣的。」於是,廖曉彤起心動念,希望為聾人朋友創造更友善的音樂環境。

 

她向文化部申請文化平權補助,發起「聲音藏在——創造聾人音樂友善環境」計畫,除了拍攝手語 cover 歌曲,也在搜集國外資料與案例後,舉辦聾人音樂體驗工作坊,讓參與者用視覺、觸覺等各種方式感受音樂。





在工作坊中,廖曉彤帶著參與者透過觸碰音響感受震動,或是利用樂手姿勢、幾何圖形想像節奏的行進。訪談至此,她從厚厚的資料夾中拿出參與者的畫作,帶我們一一看見聾人朋友感受到的音樂模樣。

 

讓廖曉彤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參與者美琪,在參與工作坊之前從未感受到音樂;在活動結束後,她的畫作中卻出現了一隻睜開的眼睛。她告訴廖曉彤:「我覺得我好像聽到了音樂,好像把眼睛打開了,看到了音樂。」廖曉彤興奮地重述這段話,可以想見她當天的感動與震撼。

 

所以,聾人朋友可以享受音樂嗎?這些受訪者的回饋大概是最好的解答了。即使少了所謂的聽覺,他們仍可以聽見、看見、碰見音樂,甚至享受音樂。而廖曉彤也將這些參與者的訪問剪輯成影片,不僅是希望讓聽人理解,還希望讓更多聾人,相信自己也有體會那份感動的可能。


 

每一個人,永遠都可以為自己發聲

 

就像感受音樂有各種形式,語言與溝通亦然。如果說,藉由工作坊能讓聾人朋友的生活被看見,手語 cover 歌曲則能讓大家看見手語之美。就像廖曉彤說的,「還是希望他們可以知道自己能夠表達,也以他們的文化為榮,不需要去適應聽人的文化。」手語作為聾人與世界溝通的媒介、作為一種文化,值得被更多人珍視。

 

廖曉彤舉例,國外其實有不少聾人朋友,會在影音平台上發布手語或是發出聲音的影片,但台灣卻相對少見;她也曾擔任手語 cover 比賽的評審,發現參賽者鮮少為聾人。「但手語是一個寶貝,用兩隻手就可以表達這麼多事情,真的是智慧。」廖曉彤深深希望聾人朋友能夠相信,就算沒有聲音,也永遠有能力為自己發聲,而且用來發聲的手語是何其珍貴。



然而,聲音被忽視的,不只是聾人朋友,在話語權從來不平等的世界,存在各種相對弱勢的族群,性別、種族、社會階層等各種因素⋯⋯都可能在任何時刻讓任何人成為少數的弱勢。靠著自身力量推動計畫的廖曉彤對此很有感觸,卻也並不悲觀,鼓勵更多人在擅長的領域裡發揮小小的力量,「永遠都不要怕怎麼開始,因為你只要發聲了,就可能讓另一個遠方的人,知道他不是孤軍奮戰。」

 

就像她作為一個 CODA,「我相信一定有其他 CODA,他可能是我以前那個年紀。希望透過我們的行動,讓他在覺得無助或丟臉時,會知道其實這也沒什麼。」發聲常常是辛苦、孤單的,但對廖曉彤來說,她更在意的是在某個遠方,也許正有其他年幼的廖曉彤正等著她告訴他們:「這沒什麼,你不需要感到自卑。」相反地,作為橋樑,更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

 

「我希望以後可以帶爸媽去看演唱會,讓他們感受演唱會的音樂。」訪談尾聲,廖曉彤說出她的心願、微小卻真切的衷心盼望。只要大家越來越認識、理解聾人文化,也許未來有天,我們真的可以期待不只是 CODA,每一個聽人也都能成為一座橋樑,串連兩端的橋樑多了,有聲、無聲再也不會是彼此的阻礙。

圖片提供:
廖曉彤

陳姿樺

陳姿樺

文章 13

現為政大傳播所學生、耳草人內容工作室文字編輯。不太確定未來能不能以文字養活自己,但當前目標是不要失去寫字的能力(論文和採訪都是)。

陳芷儀

陳芷儀 https://www.chihyi.work/

文章 25

政大傳播所畢,耳草人內容工作室創辦人暨內容總監。一個理性大過感性、熱愛自由與獨處的天秤座,懶散的成長型人格。以文字賣藝,寫人物專訪、寫歌詞、寫各類文案,擅於規劃內容行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