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X女性插畫家 木蘭勇氣博物館:版畫x小誌 創作工作坊

M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勇氣故事,

也許是無懼風雨的初次發聲,也許能是堅信自我的瞬間。

這次,我們用版畫與小誌,讓勇氣跨越人心,成永恆的館藏。」

 

 

木蘭勇氣博物館:版畫x小誌 創作工作坊


 

時間:4/11(五)18:00~21:00

 

地點:小創藝所 (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125-23樓)

 

費用:800元(原價3500元)

 

課程簡介:

 

從版畫藝術史汲取靈感,學習無需版畫機的刻印技法,創作專屬小誌。透過獨特的佈展體驗與集體共創,攜手打造一場難忘的藝術展覽。

 

 

課堂內容:

 

1. 版畫藝術史小課程 /30min

2. 牌卡小遊戲激發創作靈感 /30min

3. 版畫技法練習 /20min

4. 小誌創作 /50min

5. 親手佈展 /20min

6. 集體共創拼貼作品 /30min

 

工作坊後可以帶回:

 

1. 手作小誌

2. 木頭展示架

3. 作品標示卡

4.「勇氣門票」五張


點我報名

 

工作坊介紹:跟著Atelier 17 回到20世紀的巴黎

 

 

油墨的氣息與金屬雕刻刀劃過20 世紀的巴黎與紐約,這裡是「版畫 17 工作室」(Atelier 17),一個開放給所有勇於挑戰傳統的藝術家的實驗場。當時的藝術界仍被男性主導,而在這個工作室裡,一群女性藝術家正在透過版畫探索新的創作語言,將自己的經驗、思想與社會抗爭刻印於銅板上。

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日前以巨型蜘蛛雕塑聞名的法裔美國藝術家,早年隨著丈夫移民到紐約,在這座陌生的大城市裡承受孤獨,但她在這裡找到了自由的空間,創作了自己的第一本出版圖文書《他消失在完全的沉默中》,並獲得了在當地藝術界曝光和建立聲譽的機會。在她漫長且才華橫溢的藝術生涯中,她探討了多種主題,包括母親、家庭、性別與身體、以及死亡,她用一生的創作來治癒童年家庭所帶來的創傷。

 

 

 

另一位藝術家,蘇·富勒(Sue Fuller),儘管當時受到男性藝術評論家的貶低,她在這裡大膽的嘗試前所未有的版畫創作,將陰柔的蕾絲與網繩結合堅硬的銅版畫,這段經歷深刻影響了她日後的藝術發展,促使她進一步探索纖維與繩線藝術在三維空間中的可能性。作為先驅,她不僅打破了成見,更展現了女性在藝術創作中的獨特視角。

 

在這些女性藝術家的手中,版畫不再只是技術性的創作,而是一種行動,一種表達,一種對抗沉默的方式。她們用刻刀,沾滿油墨的雙手與沈重的壓印機,挑戰了20世紀中期父權社會下弱小的女性應守著家庭和爐灶的規範。

這種精神,延續至今,在木蘭的「版畫與小誌工作坊」,我們希望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像當年的女性藝術家一樣,透過創作去探索內在的勇氣,刻畫自己的故事,並讓它成為木蘭博物館的一部分。這不只是一次版畫與小誌的體驗,更是一次女性集體共創的邀請。

 

為什麼版畫和小誌有著「叛逆獨特」的文化符碼?

 

版畫:屬於擁有高度可及性與複製特性的藝術媒介,被運用於東西方歷史上的社會運動,來對抗體制與時政、為民發聲,例如「魯迅新興木刻運動」以及對整個東亞社會的影響;巴黎與紐約的「版畫17工作室」,則醞釀了1960年代興起的女性運動,影響全球女性的權益發展。

在此工作坊中,我們將擁抱版畫的輕便性、獨特性同時保留複製性,用指尖感受每塊版子,使用日常可得的物品製造出最獨特的紋路後,以手進行壓印。

 

小誌:受達達主義與複印技術興起的影響,擁有集體創作精神的小誌,成為一種社會非主流文化與群體的吶喊,進而發展成人人都可以「自出版」書寫自己的媒介。無論作為個人發聲管道,或是眾人皆可創作的精神,版畫與小誌是緊密連結的。

在此工作坊中,參與者會學習小誌的不同摺法以及更進階的應用方式,再根據創作內容,設計出合適的版型與樣貌。

 

 

為什麼集體共創也是一場行為藝術?

 

在個人創作中,我們專注於自我的表達,而在集體共創的過程裡,創作不再是單向的,而是動態的、流動的,甚至是無法預測的。如同一場行為藝術,每個人的筆觸、每一次刻劃,甚至是彼此之間的對話與分享,都將影響著作品最終的樣貌。

在「木蘭勇氣博物館:版畫與小誌工作坊」中,每位參與者都會獨立創作一本小誌,書寫自己的勇氣故事,並透過版畫技法,將內心的圖像與象徵呈現在紙上。而在此同時,每位參與者也會將自己小誌中的元素印製與貼進「木蘭勇氣博物館」的共創作品中,讓這座虛擬的博物館成為一場流動的展覽,承載眾人交織而成的勇氣記憶。

這種創作方式既保留了個人作品的完整性,也讓每一位參與者的故事交匯、碰撞、融合,成為一幅獨一無二的集體創作。這場共創將留下不可複製的時光,讓每個人的勇氣得以在這座博物館中典藏。

 

 

講師介紹:

RedLouise如意,一位旅居倫敦的插畫家與藝術教育工作者。插畫作品曾受到英國聯合利華、金絲雀碼頭地鐵站、英國連鎖服飾品牌White Stuff、台灣美麗佳人、女人我最大、非常木蘭,等委託。

 

 

2019開始,如意把理論研究重點放在「英國高等藝術教育」上,目前擔任金斯頓大學插畫動畫系講師。她的更多藝術實踐包含擔任地區歷史博物館的創意執行,也與不同團體機構合作包括中小學、公益組織,包含難民與特教群體、政府單位辦理藝術與插畫工作坊,內容圍繞於探索非傳統的實驗性版畫、地區自然與文化遺產。

 

2018-2021 英國金斯頓大學 插畫動畫系 學士

2021-2023 英國皇家藝術學院 視覺傳達-插畫 碩士

 

 


點我報名

工作坊相關問題請洽:[email protected]

 

 

 

閱讀更多:博物館裡,人與人的情誼是最珍貴的藝術品--旅英插畫家Red Lou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