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沙發 王月與譚敦慈 愛讓失去成為力量
by 李玉玲勇於談論傷痛,選擇活得精彩,不要愁雲慘霧。
2013年,屏風表演班創辦人李國修、推動食安知識的毒物科醫師林杰樑相繼辭世,各界不捨:兩個大好人走了。
兩人雖然離去,精神不死!因為,「牽手」王月、譚敦慈接下棒子。
10月「女人沙發Women’s Talk-失去的禮物」,王月帶著寶貝女兒妹子一同赴約,爽朗笑聲再現;譚敦慈穿著短裙露出修長美腿,依舊是「長得很危險」的美麗人妻。
放手,縱然心痛,王月說,國修已經到博士班,她也要活得精彩。譚敦慈也強調,哭泣不會讓自己更好,她會帶領孩子往前走,以更「入世」的方法推動飲食教育,讓林醫師繼續存在。
問:敦慈和林醫師交往時,他已洗腎,眾多追求者為何選擇他?王月從小是風雲人物,為什麼看上國修老師?
譚敦慈(簡稱「慈」):女生不必嫁豪門,而要嫁「好」門,我的理由很簡單,和林醫師在一起很自在。
大一時,有一天,我和楊麗音在蘭陵劇坊的團員家中,國修拿了一箱啤酒來,往地上一放,出現「靈異」:我看到他身旁有個人影,竟然就是我。大三,李立群和國修等人在華視做「號外特攻隊」,我是特約演員,錄影前一天都睡不著覺,因為,就要看到大才子李國修。我主動追求他,終於被我追到。
慈:善終是最大的福報。林醫生曾說,寧願把醫療資源用在早療兒童等需要的地方。他在急救過程灌了很多水,整個人浮腫,小兒子說:「這不是爸爸!」我決定放棄搶救,脫水後回到他原本仙風道骨的樣子。在往生室,小兒子一直把臉貼在爸爸臉上說:「這就是我的爸爸。」當下放手非常痛,後來覺得我做對了。為了不讓兒子經歷同樣痛苦,我簽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
國修帶著滿滿的愛離開,沒有遺憾。我想敦慈會放手,也是因為林醫師了無遺憾。
問:如何從失去的傷痛中重拾面對人生的勇氣?
月:國修在醫院和我聊了很多,我用手機錄了下來。他說到:「妳做的一切都是對的,妳做錯了,我也覺得沒什麼好責備。」這句話肯定了我。
告別追思會從找場地和主持人曾國城有空的時間,後來唯一協調出的日子就是7月18日,正是我和國修結婚24週年紀念日,之後竟也可以在一個禮拜內流程布置妥當,我想這一切也都是國修的安排。
林醫師過世時,小兒子才國中,我告訴孩子:不要擔心,媽媽會帶領你們往前走。
問:國修過世後,王月結束屏風表演班,成立屏風特攻有限公司,由兒子思源將父親作品拍成電影,去年完成第一部片《極光之愛》;敦慈接續林醫師遺志繼續經營他的FB,什麼力量支持妳們?
月:我熱愛電影,吸收很多電影大師養分長大。當年沒有電影專門學校,我以榜首考進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大學剛畢業做過一齣戲《變種玫瑰》,媒體評論有法國電影風格。但我從不覺得自己是才女,國修才是最棒的,他成立屏風表演班,我愛幫他顧頭顧尾。
我的感情豐富,很怕落幕拆台,那種惆悵讓我仍需適應。因為國修熱愛舞台,我才做,內心還是有電影夢。協助兒子拍電影,一方面圓自己的夢,一方面希望國修作品可以更廣為流傳。
慈:王月做下去的動力,是想讓國修老師一直存在,我也是。長庚毒物科是一個團隊,有化工、醫療及護理不同專業背景,大家各司其職,一起接收林醫師所做的事。
林醫師是從學理上讓民眾認識食安,我們轉變方向成為「入世」的毒物科,告訴大家遇到問題不要恐慌,可以做那些事情補救。
藉此澄清:只有林杰樑的FB,沒有譚敦慈。網路流傳「麵包和牛奶不要一起吃」,我的食安談話都會講前因後果,斷章取義傳來傳去會產生誤解,大家如有問題,可以在林醫師FB留言,都會得到回答。
問: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籌備進度?
慈:立案申請中,未來協會工作重心是飲食教育。林醫師一輩子清廉,林杰樑醫師關懷健康協會沒有對外募款,不要上當。
問:如何克制口腹之慾?
慈:從小我就不愛油炸和甜食,研究顯示:油炸及高糖食物就和毒品一樣。我家沒有嚴格的飲食限制,就是吃全食物。看到別人吃炸雞,我不會說:「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只會提醒:「多喝水,多吃當季水果蔬菜,讓有毒物質早點排掉。」
月:國修生病後,全家飲食習慣改變。不斷看書研究才知道:我們需要的是食安知識,了解真相後,飲食習慣自然改變。人最怕被禁止,禁止更想嘗試,需要透過教育來改變。
慈:我也要懇切提醒:很多癌症病患家屬煮無油無鹽食物,病人沒胃口反而無法吸收營養。婆婆三十年前得大腸癌第三期,治療過程我用新鮮的蔥薑蒜調理魚肉青菜等全食物,讓味道重一點。現在她已經九十歲,還可以三步一跪、九步一叩上九華山。
我同意王月所說,越禁止越想做。大兒子今年二十七歲,當他問我:這個女生怎麼樣?我會說:只要你喜歡我都可以,這是當媽媽的心機。(月:如果女生不好,他自己後來也會不要,不用我們說。)不要對病人說:我是為你好,他們會很痛苦,要用陪伴的方式。林醫師匆匆離去,至少一件事很安慰,即使他洗腎二十多年,我沒有讓他沒吃到什麼。
問:如何母兼父職?
慈:兩個兒子很貼心,他們是林醫師留給我最好的禮物。林醫師總說,我長得太危險,不讓我單獨去地下停車場。前幾天我又把東西忘在車上,準備去拿,兒子說陪我去。我不喜歡吃青椒,以前林醫師會主動挑走,現在,小兒子看到我碗裡的青椒也會默默夾去。
林醫師走後小兒子沒掉過淚,直到上了師大附中,他站在爸爸牌位前眼眶泛紅。我問:「怎麼了?」他說:「我告訴爸爸,我當了他的學弟。」吃飯時,他總會幫爸爸準備碗筷,椅子拉開,說:「老爸吃飯了。」有一天下雨,我開車送他上學,他看著車窗外說:「老爸給我們很好的生活,還把車子留給我們,我們才不會淒風苦雨。」
孩子的耳濡目染,讓我看到另一個林醫師。生命是綿延不斷的道路,林醫師只是比我早些停下腳步。有人說我很堅強,其實我並不堅強,但知道自己必須往前走。
月:我也是兒女帶領著我。國修教育孩子三樣法寶:愛、想像力和幽默感。他們會活得很健康,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人生好像接棒,國修和林醫師把棒子交到我和敦慈及兒女手上。
問:如何活出精彩的自己?
月:我覺得我和敦慈都比以前更堅強,從不覺得自己是喪偶,而是明白還有更多責任。林醫師和國修創造了生命的意義,我們也要活得精彩,不能虛度。
兒子曾勸我:爸爸現在都到博士班,妳如果沉溺悲傷,日後只能到幼稚園。我喜歡電影《一代宗師》說:「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我在等與國修重逢的那一天,希望他再對我說:「妳做的都是對的。」
慈:哭泣不會讓我更好,我只能帶著孩子往前走。林醫師把滿滿的愛給我們。有愛,就不會隨便添加東西;有愛,會站在別人立場設想;有愛,存在的都是正面能量,這個社會需要更多正面能量。
妹子:爸爸和林醫師的成績單寫了一百分,提前交卷上天堂。我沒有雄心壯志,只想代替爸爸愛媽媽。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想做的事,像不要賣黑心的東西,成績單就會很漂亮。
月:現在的我情緒檔案太多,零點一秒就可以掉淚,心中像是有個無底洞,但那個洞是溫暖的,充滿許多美好回憶。國修那麼樂觀,我馬上轉念,為什麼不成為這樣的人。
慈:有負面情緒千萬別癱在家裡,到戶外快走,走路可以走掉負面情緒。下雨時就拖地擦玻璃,找事情做,不要沉浸在哀傷中。
觀眾提問:先生剛過世,孩子怕我難過不敢哭,我該如何?
月:國修有句名言:「讓它發生。」小孩很勇敢,他們沒在壓抑,不要緊張。妳必須勇於談論,先要活得精彩,不要愁雲慘霧,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家庭。
慈:想哭就哭,帶著孩子一起哭都沒關係,但記住:做自己!不要當個犧牲奉獻的苦情媽媽,當妳犧牲奉獻,就會求回饋,孩子也不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