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企劃 共融沙龍:移人的力量 「生命有多麼地差異,世界就有多麼地美麗。」電影導演林正盛說。看見不同的存在後,是欣賞的共融,讓各種差異得以綻放。今年起,我們以「共融」為主軸,要與讀者一起透過「移人的力量」、「生命教育」、「共好社區」等焦點議題,練習欣賞「各種差異,各種美。」
越南看護目睹的台灣老後:弱勢照顧弱勢的長照困境 家庭照護員的薪水比工廠作業員低,這是我不太能理解的政策。家庭照護的工作並不輕鬆,我照顧阿嬤期間,兩小時要為她翻一次身,無法一覺到天亮,建議政府未來修定政策時,應該考量照顧對象的不同,根據難易程度分級決定敘薪的標準... READ>
張正:移民工文學裡的移動人生 第一屆首獎作品是位越南女子的真實故事。該屆評審駱以軍認為這篇作品有「非常恐怖的平淡跟認命」:她因家貧出國打工,在台灣遭到越南男友與好友聯手背叛,賭氣嫁作台灣人婦,墮入一段欠缺愛情的黯淡婚姻... READ>
當懷孕帶來絕望,楊婕妤接住移工媽媽與她們的寶寶 楊婕妤剛回到位於木柵的關愛之家,還來不及坐下,就接過一個孩子,熟練地換起尿布。旁邊兩位移工媽媽忙著幫寶寶洗澡,光是新生兒房就有20幾個孩子... READ>
爭取幸福的進擊:印泰媽媽的手路菜 因為婚姻,黃麗莎與楊怡君從印尼、泰國來到台灣生活,從陌生、旁觀到投入公共事務,她們的看見自己的優勢,就是彼此血液中的多元文化組成,也從料理,展開新住民的社會參與... READ>
「我有一個夢」,One-Forty與移工讓黑白格長出各種顏色的夢 移工為吳致寧打開的歐美以外的國際視野,她以One-Forty回報。她相信,當越來越多握有選票的台灣人透過故事了解移工,願意為移工發聲,「才有可能反過來影響政府的政策」。 READ>
各種差異,各種美:移人的力量 今年我們以「共融」為主軸,要與讀者一起透過「移人的力量」等焦點議題,練習欣賞「各種差異,各種美。」8月共融沙龍,邀請移工、新住民、新二代擔任便當趴主廚、與台灣人咖啡約會、交流彼此移動的生命經驗。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