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企劃 共融沙龍:移人的力量 「生命有多麼地差異,世界就有多麼地美麗。」電影導演林正盛說。看見不同的存在後,是欣賞的共融,讓各種差異得以綻放。今年起,我們以「共融」為主軸,要與讀者一起透過「移人的力量」、「生命教育」、「共好社區」等焦點議題,練習欣賞「各種差異,各種美。」
晚上教英語、白天教越語,邱琴秋願語言的廣闊讓孩子成為包容的人。 邱琴秋設計的越南法國麵包介紹課,除了學到各式配料名稱,還能動手做來吃,課堂上人人食指大動,大受歡迎。有趣活潑的課程設計,也吸引許多台灣媽媽帶孩子來參加,自然地打破文化隔閡。 READ>
跆拳道全國冠軍背後,那位再苦也不肯犧牲兒子夢想的母親。 雖然老公一度不想讓孩子繼續練,但阮玉清看見兄弟倆上課時雙眼發光的樣子,以及聽到可能無法繼續時的傷心表情,便咬牙堅持下來。那時的教練也很幫忙,讓兩人只繳一人的學費就好,貴人相助之下,才有現在的成就。 READ>
廣播DJ武海燕:最動人的,都是那些最平凡的故事。 曾有聽友遭遇家暴,海燕每隔幾天便打電話關心她;另一位身障聽友想參加新住民繪畫比賽,先生不給零用錢,海燕自掏腰包買畫筆、畫紙寄給她。雖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幫上忙,她就像是聽友的家人。 READ>
渴望安身立命 劇場裡的真實人生 流離的人就像失根的花,在離散與歸屬間找尋自我。訴說生命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種,來自越南、柬埔寨的洪滿枝和李佩香,選擇了戲劇創作。「南洋姊妹劇團」帶領新住民演出自己的故事,也是一種自主發聲的培力方式。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