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回望90,或許我們才是時代的眼淚
馬欣的異想世界
李昭融擔任編輯十餘年,訪過無數大明星,美麗的面容與熱燒的話題,是她長年沈浸的環境。接著,她選擇出版《台女Tai-Niu:最邊緣的台北女子圖鑑》。像在宣誓她清醒地活出本色。READ>
誰讓樂評人馬世芳大讚:這是高級的聲音,是有質感的聲音?把喜歡的流行音樂融合母語,從零到一,她找到自己在音樂上的口氣,也為年輕音樂人留下一些創新的勇氣...READ>
因為婚姻,黃麗莎與楊怡君從印尼、泰國來到台灣生活,從陌生、旁觀到投入公共事務,她們的看見自己的優勢,就是彼此血液中的多元文化組成,也從料理,展開新住民的社會參與...READ>
構築良性循環的設計生態系,是玩味旅舍的初衷。台灣設計能量,透過杜曉苑、陳鼎翰對設計品牌的選擇眼光,及空間安排的命題,展現在五間主題策展房中。READ>
蔡燦得說,現階段的人生很自在,但也是經過衝撞受傷得來,「那時的我埋怨沒人懂我,現在回想,不是世界對我不好,而是我帶著恨,把心門緊閉。」READ>
曾有聽友遭遇家暴,海燕每隔幾天便打電話關心她;另一位身障聽友想參加新住民繪畫比賽,先生不給零用錢,海燕自掏腰包買畫筆、畫紙寄給她。雖然不是所有問題都能幫上忙,她就像是聽友的家人。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