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力《105 號公路》前線人道援助工作者

看見女力 《105 號公路》前線人道援助工作者

冠上了「難民」身分之後,難道,難民就不是人了?被如此對待,會不會有種感覺,覺得似乎不是被當成是個人?這樣的情境,跟去參觀動物園,心態有何不同?READ>

焦點企劃在聲音中與自己相遇

焦點企劃 在聲音中與自己相遇

這趟旅程,在採集聲音的同時,我也好像尋找復活節彩蛋一樣,一路收取上天為我準備的彩蛋,這十年間很多心裡對自己、對上天、對人生的質疑,都得到回應,縱使那回應可能不是一個具體的答案或明確的「什麼」,但我終於再度可以清楚看到自己還在,並且被照護著,這是無比珍貴的禮物,是對從來不放棄自己的自己,一個巨大的回饋。READ>

看見女力從黑手到寫手 周嬌娥找到心的方向

看見女力 從黑手到寫手 周嬌娥找到心的方向

「四十歲左右,我想通了,再這樣過日子我會受不了。」周嬌娥說,她清楚自己必須為不斷湧現的情感尋找出口,於是在先生的體恤下,周嬌娥回歸山林,重回花草樹木環繞的生活,加上閱讀和寫作,曾經與土地親密的連繫,此時也成為她心靈煩躁時解開謎團的線索。READ>

看見女力切好好 食在方便又營養

看見女力 切好好 食在方便又營養

提供當天採收、當天切洗、當天寄送的宜蘭當季有機蔬食,讓忙碌的媽媽可以輕鬆烹煮美食上桌之外,更一舉串聯起鮮美蔬果背後,失業媽媽、有機小農、以及特教學生,要讓每個孩子都能看到媽媽的笑容。READ>

看見女力張蕙芬 用書引誘你對自然的愛

看見女力 張蕙芬 用書引誘你對自然的愛

張蕙芬始終抱持著想讓更多人親近自然的心情,即便歷經了台灣書市的種種衝擊,甚至2005年底用盡父親張福溪投資的800萬元,她也不曾後悔投身自然書籍的領域。READ>

看見女力打造公益平台 馬玉如讓物資暢流

看見女力 打造公益平台 馬玉如讓物資暢流

這段受贈的經歷讓馬玉如意識到,在現在經濟低迷乃至有資源分配問題的時代,若是能讓物品互相交流餽贈,將可降低資源的浪費與不必要的支出。此時正好姐姐馬玉珊與好友林慧洵和林巧雯討論創業的可能,於是,決定成立物資交流贈送公益平台。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