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力好伴 讓工作友善社會

看見女力 好伴 讓工作友善社會

落腳中區的「好伴」,自然也鼓勵與中區相關的在地議題,以友善開放的鄰里關係,組織串聯附近的社區關係;使「好伴」對於當地人來說,不僅僅只是傳統觀念裡新開設的「一間店」,而是社區的節點與公共議題的討論點。READ>

看見女力社企流 為社會企業聚力

看見女力 社企流 為社會企業聚力

「網路科技的進步,可以很低的成本降低資訊不對稱的差異性。」成長於網路世代的林以涵,想到自己對翻譯、架設網站有興趣,也有公共事務的專業訓練,為何不從網路切入,搭建起台灣的社會企業資訊交流平台。READ>

看見女力李惠蘭修女 信望愛行動家

看見女力 李惠蘭修女 信望愛行動家

在台灣最南端的滿州鄉及恆春鎮,大街小巷都有李惠蘭修女開著「愛心行動車」穿梭的痕跡。自2004年以來,因為她的回鄉投入,滿州變得不安靜了。READ>

看見女力廖美立 兩岸創意文化空間推手

看見女力 廖美立 兩岸創意文化空間推手

誠品經驗,讓準備要跨領域,轉型做文創的兩岸企業,第一個想請益或延攬合作的人,就是廖美立。反過來,廖美立也選擇合作對象,「眼光到哪裡,有沒有開創性,是否我想要的高度也是對方想要的」這些都是她的評估標準。READ>

看見女力馬來貘黑白勢力的推手

看見女力 馬來貘黑白勢力的推手

2012年夏天,黃晨淳獨力扶養的女兒從大學設計科系畢業,於是五年級美魔女媽媽和七年級新世代女兒陳蓁攜手合作,媽媽負責業務、找資源,女兒則與一群七年級創意班底,女兒則以設計科系同學朋友為創意班底,母女倆設立了「默默文創」。READ>

觀點專欄跳槽?創業?妳是勇者或逃兵?

觀點專欄 跳槽?創業?妳是勇者或逃兵?

在工作上,每個人都有理想,卻未必有夢想。理想左右我們對工時、工資與工作內容的期待,夢想則追求心理上成就感的滿足,這股動力驅使人不計工時、工資,只求目標能被達成,並不斷維持或更加進步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