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為台劇做工的人,林昱伶:台灣觀眾讓我熱血復活
打造出「國師」唐綺陽的林昱伶,選擇以暖調靠近人性,讓《我們與惡的距離》引起共鳴。下一部作品改編林立青《做工的人》,「發大財」的荒謬背後,困境是什麼?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今日香港的真實,正反映了「大象席地而坐」
你可以理解那些街頭的香港年輕人們為何感到絕望,如同胡波執導的電影《大象席地而坐》裡說的去哪裡都一樣,但他們想知道那頭大象為何席地而坐地等死,於是選擇出發...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生命沒有挫折只有轉折,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一場車禍,把她撞成碎片,18年後她才明白,若非這場車禍,她不會正視自己的內在聲音:對成就感到不足,對犧牲家庭感到愧疚,對人生方向感到懷疑...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用愛守護阿里山鄒族部落的Hana廚房
在納米比亞女孩Hanna看來,「台灣的食安問題就是太方便了!」「台灣的塑膠問題實在太嚴重了!」因此她在阿里山鄒族部落開的餐廳,自己種菜做麵包,不使用一次性塑膠...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米料理的N種食味,一座島的多元成家
每一種米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就像人一樣,統一的話會很無趣。顧瑋經營米食堂與《米通信》的過程中,發現相較日本,台灣米的多樣性透露了這樣的價值觀…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中年後的你,是否有一張快樂的臉?
吳淡如:一個中年人,如果他看起來還快樂,那是因為他的眼中還有光,還在追求著什麼。神采奕奕,因為心裡還燃著希望。即使那個希望,只是小小的火花與燭光。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