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當時代召喚數位藝術家:黃芷楓以AI機器人及NFT展演新世界
2020年,富比世公佈「亞洲30位30歲以下菁英榜」,黃芷楓以突破框架的藝術想像,寫下屬於她的名字。隔年,她憑藉數位藝術鑄造 NFT,敞開元宇宙的大門,讓系列作《Love is Love》融合新科技,以直觀的視覺訴說純粹的「愛」,直擊人心。開賣當日,500 件作品瞬間售罄,連英國知名演員伊卓瑞斯·艾巴也收藏了三幅,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薇姬的房間:女性共編維基百科的十年實驗場
全球最大的知識共享平台之一維基百科,女性編輯者卻只有10-15%。10年來,「薇姬的房間」社群聚集了一群來自各領域的女性,透過寫作與修訂條目,讓女性關注的事物也能成為知識版圖的一部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還是會很想等孩子想爬山後,跟她一起爬台灣的高山
東海醫院設計工作室創辦人徐景亭,分享孩子帶她看見的世界、學會的新事物。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我不是不孝,只是在學怎麼重新當女兒——專訪《長女病》作者張慧慈
2025年出版的《長女病》,召喚出許多藏在家庭、社會、職場默默扛責的身影。作者張慧慈出身藍領家庭,苦讀進入台大社會研究所,一路以來運用社會學與心理學覺察自我的經驗,重新學習怎麼「當女兒」,把自己養回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暖湯系畫家Soupy:用畫筆撫平皺摺,以手作爲她人聚光
「對我來說,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只要我不放棄,一直畫下去,就會找到出路。』」畫筆,是Soupy跨越低谷的方式,也是她與世界連結、持續前行的力量。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真誠地往前走,走進創作的大海:專訪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
2024巴黎文化奧運紀錄片導演袁欣欣,透過《My Art, My Voice》傳遞表演者身上的議題主張,同時也呈現自由創作的純粹。在各種類型的紀錄片拍攝中,她真誠地探索創作的大海。RE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