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力心跟著光走 徐芳筠回到家的原點

看見女力 心跟著光走 徐芳筠回到家的原點

「光只是媒介,以廟宇為基地,找回世代認同、凝聚社區向心力,才是真正任務。重現古老生活韻致,文化自然生生不息。」徐芳筠點出光環境運動的深意,也映照自己從紐約回到台灣的尋根之旅,找到實踐的著力點。「原來從事藝術職業並非追求藝術,而應回歸生活。 READ>

焦點企劃面對脆弱與迷惘 更需要傾聽自己

焦點企劃 面對脆弱與迷惘 更需要傾聽自己

印花樂用台灣土地的集體記憶作為設計靈感,Fandora為插畫家作品打開商機, 陳尹芳的藝術餐廳療癒自己和他人,李瑋琦透過鏡頭打開自己的人生。傾聽自己,找到心方向,對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事。 READ>

觀點專欄顛倒(系列之14)

觀點專欄 顛倒(系列之14)

我所知的老爺本質善良單純,尤其率性隨和,不像我神經過敏又偏執。應是這樣的性格保護了他,所以在艱苦療程期間多能安忍淡定。 然而,幾件意外猶如地表乍裂縫隙,讓人瞥見星球底細還在無盡深邃之外,提醒我[...]READ>

看見女力開啟中學生的職涯探索與想像

看見女力 開啟中學生的職涯探索與想像

開啟中學生的職涯探索與想像,是極重要但看不出立即成效的事。台灣卻有兩個團隊看見青少年沒說出口的需要,開始以不同形式青少年了自己及解職場需求,啟發他們不要受限、選擇適合自己走的路。READ>

觀點專欄跳槽?創業?妳是勇者或逃兵?

觀點專欄 跳槽?創業?妳是勇者或逃兵?

在工作上,每個人都有理想,卻未必有夢想。理想左右我們對工時、工資與工作內容的期待,夢想則追求心理上成就感的滿足,這股動力驅使人不計工時、工資,只求目標能被達成,並不斷維持或更加進步READ>

觀點專欄孤單(系列之4)

觀點專欄 孤單(系列之4)

手術房外的報到窗口,我詢問護士一連串問題,囉哩吧嗦。 可能有危險意外嗎?痛嗎?要麻醉嗎?術後需護理嗎?…… 那護士應該覺得這人有點怪,不過一個小小切片而已,醫院每天都有幾十台手術,沒見過這樣神[...]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