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岔路可能才是對的路,蔡燦得:自在人生,從在衝撞中學會柔軟開始
蔡燦得說,現階段的人生很自在,但也是經過衝撞受傷得來,「那時的我埋怨沒人懂我,現在回想,不是世界對我不好,而是我帶著恨,把心門緊閉。」READ>
觀點專欄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無條件的愛存在嗎?平路 X 賴芳玉:放下了,才自由
人到中年才知道母親並非生母,是怎樣的震驚與傷痛?平路與賴芳玉在女人沙發,聊起各自的母親與孩子,原來,每個人的母親都是千瘡百孔的「人」,比我們更需要愛,有誰好好愛過她呢......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創作真能癒療自己嗎?
創作能癒療自己還是會更痛苦?這是最近會常聽到的討論,但這都是對創作有過度浪漫的想法,它就是個衝動,近乎求生的方法之一。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為什麼比起鈔票,他們更想要太陽能板?
「我們超想要綠色能源」,電腦螢幕上,十個桃園國際兒童村的孩子舉著手寫的紙片,述說他們的想望。國際兒童村目前安置了約50位受虐,行為偏差,家中貧困或遭受重大變故的孩子。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真正的泰國人打招呼,其實不說沙瓦底咖
雖然所有外國人理所當然學習的第一句泰語就是「sawasdee」,但一般泰國人之間招呼時說的其實是「吃飽了嗎?」「要去哪?」「打哪來?」這三種,接電話的第一句則是英語的「hello」。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