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溫柔待人,活成愛的本身——巴奈與《巴奈回家》
1969 年生的巴奈,出生時就被取了漢名柯美黛。在那個眾人理直氣壯稱呼原住民族為「番」的年代,父母想到保護女兒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要她講台語。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用自己的方式靠近海——澎湖女孩洪瑀蓁,踩著草鞋回到家鄉
島編有潮事,一個由澎湖女孩洪瑀蓁創立的品牌。這個「潮」字,除了是大家容易聯想到的潮流、時尚,更是現今罕為人知的「潮間帶文化」。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厭世過後超展開,聽奧舞監的超連結小戲節
那天的華江整宅,風大太陽大。「哇……」同行者皆張大嘴巴讚嘆,所有語言暫時失效,除了「哇」,是拖得很長的「哇」,一直「哇」到一口氣用盡。楊淑雯:「啊哈,我就是在等這聲『哇』。」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從樂生療養院看見中國麻風村,張平宜為麻風病人後代爭取受教權
曾經是衝鋒陷陣的報社記者,也可以當個「醫生娘」在家相夫教子,張平宜卻為中年的人生選了一條不好走的路--深入四川偏鄉 從事麻風村扶貧希望工程。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採集解構重組,寫字畫畫手作,種籽設計:每天問自己有沒有在創作?
每接下一個設計案,種籽設計不是埋頭設計,而是先了解業主的生命狀態,以及設計標的的環境與風土。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織布機咚咚聲 太魯閣族這樣說愛
踏進太魯閣織娘宋美枝家中,印入眼簾的是傳統織布機(ubon)上,一匹還沒織完的布料。她溫柔撥弄著作品使用的線材,有的拆自女兒強褓時期的毛線帽、有的拆自先生穿不下的毛線衣,經緯線交織出的細緻圖案,就像一家人的情感般,濃密而不可分離。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