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別害怕擁抱自己的矛盾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內向者,也不存在絕對的外向者。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個人,那他必然是個瘋子。」特質是中性的,也確實有改變的可能,端看你我願不願意展現。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聽見情緒語言背後,那份需要的吶喊
每個人都有情緒和需要,卻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可以如何好好地表達。慣性使然,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只看見情緒的波動,卻忘了關注自己和他人感受與需要。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茶香裡的四季:不管哪個季節,通通都是好時節
我用不同種類的茶,帶領學員走入屬於她們的四季,冬季是「鐵觀音」,春天「翠玉烏龍」,夏季「東方美人」,秋天「白柚」...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卡住的時候,如何避免為關係加油,卻讓自己內心「漏油」?
我們肯定都遇到關係「卡住」的時刻,假使有一個方法能讓我們同理彼此、進而和解,卻不會在為關係「加油」的同時卻讓自己的內心「漏油」,會是很好的事。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為什麼通訊軟體發達了,人心的距離卻更遠了?
隨著科技的進展,比起過去,我們擁有更多媒介,即時通訊軟體成為日常的一部分;新挑戰是,中性的文字在各人經驗的詮釋下造成的錯誤解釋,有時沒有把彼此拉近,反而將雙方推得更遠。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陶曉清的更快樂實驗:回溯生命的河流,先看見傷,才可能放下它
除了民歌之母,陶曉清的另一個身分,是心理諮商師。透過她的引導,學員們畫下自己的「生命線」,進行一趟時光旅行,回溯歲月刻下的傷痕,並試著為受綑綁的部分找出解方。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