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這些年,終於比較懂帽子了──重新詮釋牧民生活的「北方牧人」與犛牛絨織品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走過危機的唐青,深感創業之初的自己有所不足。隨著「北方牧人」的品項逐漸壯大,依舊以在地取得、發想以及手工製作為最高指導原則。取自西藏犛牛的犛牛絨算是台柱,製成各式衣飾和織品,其中又以毛氈帽為鎮牌之寶。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關於生命、死亡與狗的故事──澳洲《Big Issue》販售員 Mariann 自述
當死神來敲門時,墨爾本的《Big Issue》雜誌販售員MariannB從一位圖書館員和一隻名叫Kevin的拉布拉多犬那裡得到了寶貴的建議。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互相幫忙,善意像種籽在人間流轉──台南市美術館販售員張秀麗
賣雜誌,說故事,張秀麗分享一切自己擁有的美好,一如她蒐集而來又散播各地的種籽,慷慨給予,互相幫忙,讓善意得以在溫暖人情間流轉。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在販售工作裡,找到生活的動力── 中正紀念堂、台北橋站販售員康秋燕
秋燕見到人總是笑,聲聲喊著「謝謝」,和電動輪椅、裝滿雜誌的大袋子一同出場。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有信仰和工作,好好生活就足夠了——新竹巨城販售員郁娟
郁娟成為販售員超過七年了。賣過竹南火車站、新竹誠品、新竹火車站和清華大學,見過雜誌好賣的年代,也遇過疫情的衝擊。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人不知道何時會離開,所以更要努力過好眼前時光——板橋車站販售員劉台招
自稱「板橋嬤」的劉台招,起初在板橋車站販售報紙,後來大誌找到了她,開啟了一段新的旅程。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