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專訪「幸福良食」共同創辦人吳詩涵: 環遊世界、嫁到農村,是我做過最勇敢的兩件事
農夫娘吳詩涵與先生於2015成立社會企業-幸福良食,以友善耕作實現對土地和食安的堅持,並與平均超過70歲的「千歲團」農友青銀共農,打造「幸福千千歲」品牌。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武漢肺炎延長賽,為孩子留一畝良田的永傳農場
武漢肺炎與農地徵收這兩件事,乍看八竿子打不著邊;但看看食物九成以上靠進口的新加坡,超市2/9開始限制每人只能購買台幣一千元的生鮮蔬果,我覺得事情似乎有點大條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從養麴開始親手做,徐媽媽醬油找回阿嬤的醍醐味
空氣中醍醐味飄香,今年已高齡75歲的「徐媽媽」詹碧霞滿頭大汗,仔細示範手工釀製醬油的繁複工序。每當徐媽媽開始養麴、發酵、熬煮手工醬油,總會觸動村人記憶最深處的味蕾,聞風而至。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小露吃,義式冰淇淋複合書店再創旗山黃金傳奇
在南台灣社運圈頗負盛名的「小露吃」,店主人郭人豪說:「我想在旗山開一間天然食材的冰淇淋複合書店,大人小孩都可以來這裡吃冰看書,精神與肚子一次滿足!」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美好生活未必在都市—「美好花生」的最初衷,是不想一年只能見爸媽6次
鍾媽媽一句「年紀大了不想再炒花生」,讓梁郁倫與鍾順龍開始思考,居住在擁擠的都市,從事著世俗眼光中的得體工作,每個月只能返鄉見家人一次的生活,「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田間代溝(系列之44)
因個人興趣關係,我常參加討論農業問題的活動,也不時拜訪一些年輕世代小農組織。那時我渴望確切了解返鄉務農遭遇的困難,痴心盼望能透過媒體力量,為台灣農業轉型提供一份助力。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