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一個小訣竅:避免越想解決問題,越是多做多錯
不管是企業組織或人際關係,人們總是試圖去尋找、確認可能的問題所在,這種解決問題的心態反而因此醞釀出「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反效果。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今天不談民歌,心理諮商師陶曉清找回自己失落的一角
從46歲到64歲,陶曉清用18年取得一紙心理諮商證書。從找回悲傷的勇氣開始,學習理解生命中重要的人,理解,而非評價或判斷,也不企圖改變,這讓她的生命更完整。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看見自己的「金塊」: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寶藏,但我們總以為那是石頭
每個人身上都有許多寶藏,但我們總以為那是石頭。「人我關係中的點石成金」這堂課,便要邀請大家一起戴上望遠鏡,看見別人的同時,也看見自己身上的「金塊」。READ>
觀點專欄

觀點專欄 太輕太重的愛,都可能是傷害:拿捏愛的力道前,先「看見」關係中的自己
只要雙方的互動是坦然的,就是一種親密關係。然而很多時候,當我們越重視一份關係,不自覺會越用力維繫,努力過頭的結果,可能破壞了這份親密。READ>
看見女力

看見女力 清冰箱食堂,把厝邊連結成社區 -- 陳德君的萬華社區小學
萬華社區小學每兩週一次的「小學冰箱菜」,一群同樣投入萬華的社區夥伴,一人一菜共進晚餐,彼此關心活動的籌備進度、分享地方情報、沒有壓力的七嘴八舌,或許資源就這樣出現了。READ>
焦點企劃

焦點企劃 一起買菜、一起賣電:百位主婦,要做能源轉型的關鍵少數
「搞了半天,核電廠,就是一座超級大的熱水壺。」黃淑德說:「我們的骨子裡就是反核,從1986年車諾比核災一路反到現在,總是要找到另一條路。」READ>